samedi 15 juillet 2017

拓展教会

拓展教会

为使我们堂区充满活力的工具和反思

作者:皮埃耳·阿蓝·基法

Dr·Pierre-Alain Giffard

译者:杜宝田 神父

我们应不怕成长

在天主教会内,我们常提到牧灵的革新运动,即是以新的方式去进行牧灵活动。因为在欧洲和魁北克,我们都感受到实力的减退,参加礼仪的人数日日下降。然而,整体看来,教会在全球仍在成长,这实属可喜!何时在我们这里也能见到同样的情形呢?

大家心知肚明,而多次归罪于我们神职人员的缺乏,和青年人不参与我们的聚会。但我个人冒然相信,并且希望我们的牧灵革新运动并不只是一种因应退缩的办法!我们的天主教会已经到了福传收获成果的时刻,教会拓展的新气象己经出现。在这新福传起步的时期,我们应不怕成长!我已满怀信心地望见了它。

天主希望教会被拓展

公元两千年时我遇到一位青年信徒,皮埃耳·阿蓝·基法

(Pierre Alan Giffard)。他就读于蒙特娄大学神学系博士班,参与在魁北克召开的福传会议,他研究的主题是:世界各地人数正在增加的不同教会。

你现在阅读的就是不同教会拓展的经验。作者告知我们,上主希望教会被拓展!教会被拓展是可能的,因为上主深愿衪的福音传遍大地和一切受造之物。

这并非玩「魔术」!因为教会的成长是一条遥远的牧灵长途,我们不分男女都被邀来工作。只要你受过洗礼,都在被邀之列,尤其是积极的平信徒、牧灵会成员、或牧职人员。我们都应生活在这一「牧灵革新」运动之中,如此才可找到新的作法。另外还要具有一种新的心态,务使耶稣福音的爱火燃烧起每个人的心灵。

近年来,有关教会拓展的报导实在很多,尤其是在我们分离的弟兄教会内。在基督徒开设的书店内,每年都有新书出版,有时甚至装满一格书架。可惜在天主教会内,尚属凤毛麟角。不过少数神学专家也有关于新福传的作品出版,这是很需要的。只不过在天主教会内,关于教会拓展过程的书籍,目前尚未达到普遍的程度。

基法的著作简明而易读,依我看来,对不少开始研究教会拓展的人士来讲,的确是一本实用的书。作者以实例写出不同团体所亲身经历过的拓展的挑战,并证明在我们的团体和教会中也可以实行。读到成长的因素,读者不禁对于拓展产生一种新的认知。自然,为获得企望的收获,还需陪伴以培训的设计和必须的动员力。在这一意愿下,本书不但介绍一些具体的实例,同时也为一个团体或教会走上拓展提供必要的工具。

传福音并非特权

新设立的负责新福传的宗座议会已于2011年在罗马召开。来自不同阶层和团体的人(人数不下八千五百人,他们都是各地区响应新福传的代表)和教宗本笃十六世共同庆祝教会这一重大任务的开端。会议的主题是「天主圣言,要拓展,要传播」。圣父教宗鼓励各代表,亦即整个教会,要坚决相信新福传会给教会带来拓展。在导言中,他语重心长并坚决果断地对会众讲道:“今天的世界需要多人去宣讲并为基督作证,是基督教导我们生活的技术,并指明达到幸福的途径。因为祂是生命的道路,人们的双目应注视在天主子耶稣身上。他们宣讲的语言应是诚切祈祷中和主密谈的表露。今天的世界须要人向天主讲话。为能讲论天主……传福音不是特权而是出自信仰的责任。”

如果每位受洗者敢于表明自已的信仰,新福传就可以改变教会。如果每位信徒敢于活出完整的基督徒生活,世界也就会改覌。如果人人敢坚决地向主,救主耶稣开放自已的心胸,教会的拓展便可得到保证。

我们要不怕拓展,也要敢于读这本书,把它当作牧灵的急切呼吁!我们相信拓展的动力来自天主,是衪支持我们的牧灵工作,并使之结出果实,不过天主也愿意我们参与福传。如此讲来,拓展工作也成了你、我,我们的工作了!

让我们祈求圣神,降福于教会,使能更新,免罪并达于至善。如此我们的教会才可见到真正的拓展。

魁北克总主教

泽拉·其彼廉·拉克鲁阿


目录

前言---------------------------------------------------------------------------------(8)

引言--------------------------------------------------------------------------------(10)

第一章教会拓展的实例

1.基督教福音派者-----------------------------------------------------------------(13)

2.天主教会-------------------------------------------------------------------------(27)

第二章 拓展教会的因素

1. 教会拓展运动的创始人--------------------------------------------------------(37)

2.教会拓展运动的主要观点----------------------------------------------------(45)

3. 克斯典·史渥兹(Christian A.Schwarz)的主张-----------------------------(53)

4. 乔治·杭特第三(George G.HunterⅢ)所主张成长教会的标志(57)

5. 企业管理原则与教会的拓展---------------------------------------------------(71)

6领导能力和教会的拓展---------------------------------------------------------(78)

7圣神内革新和教会的拓展-------------------------------------------------------(82)

8成长的因素:结论--------------------------------------------------------------(86)

第三章 如何实现自己堂区的拓展计划

1. 筹划拓展计划-------------------------------------------------------------------(94)

2. 实施拓展计划-----------------------------------------------------------------(105)

3. 结论-----------------------------------------------------------------------------(111)

第四章 追求拓展的反思

1. 为什么要追求教会的拓展-----------------------------------------------------(113)

2. 教会拓展的基础---------------------------------------------------------------(116)

3. 为引发拓展的几种道德观念--------------------------------------------------(119)

4. 为使教会拓展,组织方面的七种主要条件---------------------------------(122)

5. 关于愿景-----------------------------------------------------------------------(125)

6. 如何写出福传的说明书-------------------------------------------------------(127)

7. 检讨四周-----------------------------------------------------------------------(131)

8. 帮助本堂教友去传福音-------------------------------------------------------(135)

9.教会拓展和神修成熟--------------------------------------------------------(143)

10.福传的课程及训练门徒----------------------------------------------------(145)

11.可能发生的过激和偏差-----------------------------------------------------(150)

12.其它应避免的错误----------------------------------------------------------(154)

结论-------------------------------------------------------------------------------(157)

附录1------------------------------------------------------------------------------(163)

附录2(导向救恩的五项真理)------------------------------------------------(168)


前言

「教会的开端和发展,由被钉在十字架的耶稣肋旁流出的血和水, 作为表征」(教宪3),这是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的声明。半个世纪前,梵二采用「教会发展」一词,今天已逐渐成为公教神学名词。

教会的发展即教友团体的拓展 (传教法令#2),在宗徒大事录中, 处处可以见到,许多章节也都记录着门徒的增多1。.

数目增多无疑是圣神的工作,这一外在的显示,说明了内涵的成长,即信徒的不断更新并追随基督,实现教会的使命。

本书的目的就是这种教会整体的拓展和成长。读者可以看到教会成长的典型和教友团体拓展的实际步伐。在这新福传的气氛下,本书可提供一些牧灵的反省和一些福传的新取向。

本文可提供读者反思的机会,有的章节或能引发一些困扰难明。大家须知,为使教会发展,没有预定的魔术方式。自然,书中所载的经历并不适用于各个不同地区。我曾尽力将成长的基本原则,加以说明,使它能够超越并摆脱各个地区的特殊环境。

——————————————————————————————————————

1)记述门徒增多的实例,载于宗徒大事录上的有:

宗2:41 凡接受他话的人,都受了洗。在那一天约增添了三千人。

宗2:47。 他们常赞颂天主,也获得了全民众的爱载;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会众。

宗4:4。但听道的人中,有许多人信从了,男人的数目,大约有五千。

宗6:7。天主的道渐渐发扬,门徒的数目在耶路撤冷大为增加。司祭中也有许多人服从了信仰。

宗11:21。主的手同他们在一起,信而归主的人,数目很多。

成长的原则并非有意使人或鼓励人迷于教会的拓展而自我陶醉于成效,只不过是介绍出工作的大方向,以不同的方式达到教会的成长。

天主圣神引领我们去合作,求圣神指引读者在自已的岗位上,协同圣神,获得参与教会拓展的工作和喜乐。

皮埃·阿蓝·基法


引 言

二十世纪末期,有些覌察家曾预报了上帝的死亡,并决定性地预测宗教现象的衰退。他们讨论整个教会的危机,甚至整个世界也走到末路穷途2。 堂区已注定没落,它们的死亡证已经签定。实际上,在欧洲每主日进堂人数也在减退,平均每周都有五万三千人流失!

然而,反对这项预言的调查却指明,在这一世纪的初期,天主教会的人数反在增长,福音教会团体的人数也在拓展3。尤其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特别是神召或神恩牲的教会,拓展的速度更快。例如,达味·曹永基(David Yonggi Cho)创办的「如意岛纯福音教会」(Yoido Full Gospel Church)。1958年时,这位韩国牧师,在首耳的贫民区开始福传工作,四十年间信友增至八十万人。还有一个福音教会拓展的实例,它是加利福尼亚的「驼峰谷团体教会」(Saddleback Valley Community Church),开创人是力克·渥伦牧师 (Rick Warren)。起步时只有几个人在家中聚会,今天他的堂区已有两万人。贾罗维 (Dale Galloway)则是另一位使堂区拓展的牧师, 1978 年,他在一个露天电影院开始传教,听众不仅接受他的邀请,而且成为了基督徒,成为「新希望团体教会」(New Hope Community Church)的核心

———————————————————————————————————————

(2)见 J。 Glazik着 Mission- der stets grossere Auftrag 1979 年在 Aachen 出版

Mission Aktuell Verlag 第152页。

(3)福音教指不同地区性的团体,大致属于十六世纪的革新教会。在此特指堂区性的教会团体。


分子,今天已拓展到六千人。

就今天的欧洲和魁北克来讲,虽然情形并不乐覌,但那些堂区的拓展却是事实。其中理由在哪里呢?这就是本书要解答的问题。首先,我们说教会拓展是可能的;其次,我们要解释如何组织信徒团体,使之能迈上拓展之路。

根据福音派教会拓展的经验(4),加以教会拓展运动的反思,本书为一些期待新福传,并希望使教会成长的基督徒团体提供一些工具和实际的取向。

作者的动机是基于福传的情怀和博士论文的取材。因为我确信,教会的建立就是为召收门徒,并自身拓展,将救恩带到地极。

读者可以一步步了解成长教会的组织和领导人如何唤起各

类成员的合作兴趣。

在此又可发现其它的前景,协助不同教会团体,对自己的牧灵和福传行动采取一种不同的心态。

有几个天主教会成长的堂区,他们的主任神父们也采纳了书内所述关于组织和福传的一些原则。据我所知,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圣波尼法的本堂神父,迈克·依瓦神父(Michael Eivers);还有意大利米兰附近的欧德角堂区 (S.Eustorgio),其主任神父是比志·伯利尼 (Pigi –Perini)神父;法国的撒纳里,圣纳则耳堂区((St-Nazaire à Sanary

-sur-Mer)的本堂神父亚得岩 (Arnaud Adrien)等。

———————————————————————————————————————

(4)本文所举的实例及一切信息的报导,多数来自福音教会。其中各章节自然带有福音派色彩,今为保持原文未加修改,如此更可探究他们动力的来源和拓展的基因。


读者可以借此了解,并筹划自已堂区的拓展方案,将以上各位牧

者的计划和动员群众的技巧作为参考。本书后段的几篇文章是为

大家提供一些有关讨论,并思考教会拓展的问题。

本书是我多年来研究探讨的成果,深愿它能为各位寻求教会实际和有效成长的人们提供一种基本的启发和导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28:19)。

第一章教会拓展的实例

为使大家更加了解协助教会发展的不同因素,我们将几个成长堂区的牧灵训导和组织的方式加以说明。其中三个属福音派的堂区:如意岛纯福音教会的堂区(Yoido Full Gospel Church)、新希望团体教会(New Hope Commumity Church)、鸵峰谷团体教会 (Saddleback Valley Community Church); 还有两个来自天主教会的堂区:意大利米籣附近的圣欧德角堂区 (Sant’Eustorgio)和法国的圣纳则耳堂区 (Saint-Nazaire à Sanari-sur-Mer)。

1. 基督教福音派者

1)如意岛纯福音教会

如意岛基督教会和她的韩国牧师曹永基 (David Yonggi CHO), 从多方面去看,确是鹤立鸡群的佼佼者。

曹牧师最初传教是在他岳母家中召集了几位教友。这一小团体发展神速,很快便建筑了首座「西大门」教堂。三年后,教友由五百增至两千六百人。

一切事情曹牧师都亲自下手去做,不久便因劳成疾,但病中仍期盼教会的拓展。他于是创立住宅小组,由平信徒带领并鼓励各信友都要参加聚会。因此,信徒直线上升,成为一个新的教会,称为「如意岛纯福音教会」。四十年后,人数增至八十万人。

住宅小组每组六至十二人,每周都到一位组员家中聚会一次。所有开会的人都负责向邻人福传。小组并非只为集会,而重点是传福音,向外人传扬。开会时要带领亲友邻人,让他们认识耶稣基督。圣经上也曾记录了这类的教会体系,那是在宗徒大事录上「大家一条心,每天成群前往圣殿,也挨户擘饼,怀着欢乐和诚实的心一起进食。他们常赞颂天主,也获得全民众的爱戴;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会众」(宗:2:46-47)。故此,初期的教友们参与两种集会,一是在圣殿举行,一是在家庭举办。

为实行传福音的任务,小组成员并不挨户敲门,因为曹永基认为敲门的方式对基督徒来讲,成效并不理想,结果令人失望(5)。曹牧师为每一小组预定拓展的目标,甚至对包括有多个小组的每一个地区都定有成长的程序。每一小组的领导人都要求参加聚会的人去发掘当地民间的需求。小组成员要做的就是 ,一找到人们的需求,就努力回应、爱护并协助他们,很快小组就会扩大起来。这一教会的教友们都特别努力与周围的人们建立友谊;其后,邀请他们参加住宅小组,让他们看到小组的活动,尤其见到信友们的互爱互助之后,自然也会愿加入小组6

小组的开会,以祈祷开始,并有歌唱,其后是由指定的一人或多人带领祈祷。其次是用牧师的提示,讲解上主的圣言,跟着是自由奉

———————————————————————————————————————

(5)曹牧师着:住宅小组和教会生活〉Vida 出版 1989 年第 62 第 62页。

(6) 仝上第八十八页。


献,「聚会结束时, 有人作信仰见证, 为病人祈祷, 并求圣神洗礼,最后结束祈祷词」7。每一小组都有一位书记和财务员,书记清数并登记每周的奉献,财务员收管钱币,并在主日转交堂区总负责人。

小组全由平信徒负责。依曹牧师的讲法,只需一段时间,平信徒便成为福传的最有效的工具。牧者则有时间去照顾全体教友的需要。小组人多,就要再分组,每组不要多于十五个家庭。小组成员要划一,即青年人和青年人,自由职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学生和学生等,并不只以地区作分配。

曹牧师强调,教会和小组的基本任务,是向非基督徒传福音。如果组员开会的主要目标不是福传,小组便不会成长。这时可产生一种危机,即小组开会只为应付小组的需求8。因为住宅小组虽然可以实施爱德的工作,但并非慈善机构,但也不是一种晚祷会9。一个住宅小组就是为向非教徒传福音,让人数增多,一够人数,就要分成两个。

出谷纪十八章的一段记载示意给曹牧师,应当委派非教会职员作福传的第一步带路人,不是特派的职员……耶特洛见梅瑟工作太忙,便告诉他如何下放自己的权力,为满足自己所负责的人们的要求,而不致病倒10)。他领悟到,应把责任和权力委托给小组负责人,他相信下放权力是成功福传的不二法门。牧师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小组的负责人员,并设法鼓励他们。他解释道:“我的鼓励就是不断地向小组

———————————————————————————————————————

(7) 仝书第八十八页。

(8)仝书 117页。

(9) 仝上 米亚迈,Vida出版 1986年 47页。

(10)仝书 42 页。


负责人致谢。因为致谢可表示我们的劝勉和真心的爱戴,他们就会得到力量完成大事”。「在一切机构内,无论有如何精密的组织,假如成员没有适当的工作鼓励,不会成功地运作」(11)

曹牧师特别任命妇女们为小组负责人,因为她们多数留在家内,较为适合这种任务。每周三,他集合所有小组负责人,把自己的照会分派给他们,告诉他们应宣讲的事项。他亲自编制小组开会的节目,每年两次为他们举办为期一周的培训班。

曹牧师强调,牧师本人应负责用住宅小组去传福音,他应该亲身参与并鼓励各个组员。他知道不少教会曾设法组织住宅小组,但牧者并未亲身参与,因此白费力,无一成功。在美国有一重要的基督徒团体,他们的牧师曾到首尔参加教会拓展研究周,很了解住宅小组的重要性,但是只委派一位副手去开创小组。两年后,小组的机构已经建立,然而毫无生气,前来开会的人少而又少,组员也无心去传福音。理由何在?因为住宅小组被误认为程序之一,而并非教会拓展的动力或关键。为达到同一目标,还有太多程序可以安排进去。如果牧师不积极参与,组员就不会重视小组集会。如要住宅小组成功建立,牧师必须坚信它的重要性,这是集会成败的生死问题12)

曹君认为教会发展的最大阻力是缺乏愿景。愿景就是我们要达

到的目标。我们聚精会神地期望它,就会产生创新的功能13)。 他说:

—————————————————————————————————————

(11)仝书:住宅小组与教会的生命 第142 页。(12)仝书 109 页。

(12)仝书:109 页 。

(13)同书168页。


“若没有愿景, 就不会创新”。不停地讨论目标和愿景, 可引发我们周围人的兴致。但要注意, 开会时大家要集中在一个愿景上。

愿景应由牧师提出,先和自已的男女执事商讨,共同拟出它的轮廓,这是教会拓展的先决条件。上主依照我们信赖的程度去工作,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好像已经获得了教会拓展的心态:「你们的拓展全系于你们的期望14)。他们中有一位女传教士到了日本,她第一年的拓展目标定为二百组员。她首先开始创建一个小组,寻找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们。一年后,已超标达到二百五十名组员。

为接受一个新愿景或新的梦想,曹君要教友与圣神建立一种真实的沟通。「为成就君王的事工,与圣神的密切合作是必需的」15)。故此,他们的集会直接变成祈祷会。他的教徒每周一次彻夜祈祷,至少有一万人参加。祈祷被视为他们覚悟的关键,好多小组负责人为了慕道者的得救,长期斋戒祈祷。他们每周守大斎一至三天不等。

集会时讲道者的风格可告诉我们他的听众是否真实相信16)。曹君在讲道时,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协助听众与耶稣建立一种人神相遇的具体关系;第二目标则是协助听众在他们各人的岗位上完成他们各自不同的任务—精神、物质、理智等方;最后,劝人如何妥善地为神和近人服务。依他的意见,宣道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和圣神的密切联系。因为只有和祂的临在接触,才可使听众获得须要的启示和内心的感

———————————————————————————————————————

(14)同书169页。

(15)同书123页。

(16)同书145页。


动:「 若我不受圣神的傅油,无论准备多长时间的讲词,我的讲道将毫无效果」17。他很少利用以前学过的哲学思考或圣经学院的教会历史等。经历二十三年的宣道经验之后,他认为只有主的圣言才能感动听众。他宣讲的开端常是宣讲上主的慈善,并用道理回应听众的需求。

总之, 只有整个教会全力以赴地向非基督徒传福音, 使他们接受耶稣为救主和上主,教会才可拓展,「否则,她会缺乏生气,甚至死亡」18。只有牧师无条件地投入传授他固定的愿景、祈祷、守斋、生动地宣讲、建立住宅小组、并不断鼓励各组组长,教会才可拓展。小组组员要在他们的生活圈内—家庭、朋友、工作、社交、邻居前等为基督作证。先和近人接触,按他们的需要施以服务,然后再请他们参加小组开会。到那里才可听到上主的言语,认识基督。耶稣被介绍为唯一能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希望的主,唯有衪有仁慈、救恩、和平、治愈等。待他们接受耶稣为救主和上主后,再请他们参加大型集会,和其它小组组员参与福传团队。以他们的新经历和热诚,新归主的人更适于向新朋友作证,使其归主。

虽说他的教会经历了神速的拓展,但是得来不易。曹牧师坦承,为让小组达到福传的阶段,必须先投资不少的金钱和时间,然而一旦作到了,就会产生有效和持久的拓展。

2)新希望团体教会

新希望团体教会是另一个成长教会的显着实例,创始人是美国贾

——————————————————————————————————————

(17)同书120页。

(18)同书61页。


罗维(Dale Galloway)牧师,他擅长建立住宅小组,并培训平信徒作领导人。他自一座露天电影院开始传道后,创立了自己的新希望团体教会。从1972年到1995 年,人数增至六千名, 获得路标什志

( Guidepost Magazine) 该年度的「最佳教会奖」。他成为「回应急需的服务工作」(need-meeting ministeries)的先驱,即平信徒担负牧灵工作,用小组集会回应该区居民的需求。他在美国成为驰名的宣道士,主持不同的研讨周,又为成千的平信徒和牧职人员主导讲演会。全球的牧师都来参加他为拓展教会而创建的研讨院,学习创建并领导平信徒的传教工作。1995年退休时,他的教会内有五百平信徒作牧师工作,建有五百个住宅小组,写有十三部书,其中最负盛名的有〝20/20 愿景〞(1986)。

在〝20/20愿景〞一书内,贾罗维认为他教会内的牧灵和福传两个向度致使教会拓展。在书的一开始,他就强调上主希望教会的人数增多。「上主本愿你们拓展教会,祂深愿你们每个人和其它基督兄弟们与圣神合作,使之成为事实」19)

好像曹牧师一样,他也大谈愿景的重要。他主张愿景可帮人了解

为何去工作,以及前进的方向;愿景可使人在事前就可看到这种事功20。他解释道:“愿景越大,你的教会就越增长,「告诉我你的愿景,我可以预报你的未来21。”他认为愿景与信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

  (19)贝 贾罗维着《20/20愿景》portland,publishing 出版,1986,第9页 。

(20)仝书第24 页。

(21)仝书第32 页。


为愿景是事成之前的显示22。愿景来自信德,牧者在与圣神共融内和祈祷中才可见到上主愿意赐予的预见。他说:“愿景十分重要,因为「在事成之前,牧师应在心目中有一种影像」23,这愿景须要成熟也须要祈祷,并在事成之前向会众宣告出来”。

贾牧师希望在他的教会内祈祷应占首位,没有祈祷,拓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教会的生命与发展是圣神的工作,故此,贾君将祈祷作为首要工夫。他要求教友们要与圣神保持一种亲密的联系。教会内有爱的生活,才可产生教会的拓展。「拓展的秘诀—爱24,爱能鼓励、集合并创造一种协同作用。志工们感到被爱,他们便互助工作。爱创造合一,因此,他们互相协助,直到成功。

贾牧师认为牧师应是一位明智的指导人,他能指明应走的去向,在事前能看出要来的阻力,并能采纳建议,适时作出决定。他必须是充满圣神的人,能将教会的计划和特点公布出去;又能满怀激情,引人自动进行讨论。他关怀众人,富于人际关系,以爱去领导人,并爱护他所领导的人。他的职务是指出合理又可以见到的目标,但他并不独揽大权,而依各人的热诚和才干把权责下放,委以不同的职务。他尽力用自己的教徒去作工,工资则依社区一般的标准,因为他们更了解他的愿景。

在他的教会内,尽量使自己的教友接受培训,好成为平信徒的服

———————————————————————————————————————

(22)仝书第 29页。

(23)仝书第34 页。

(24)同书第24页。


务员。教友自知作神的工具,便会高兴地去做。和曹牧师一样建立小组,使组员们自动进行工作。他自然从一旁协助直至成功,他爱护他们并酬劳他们,他实行多劳多酬的原则。

贾牧师也以人数增长作为他福传的目标。他特别重视服务的优良品质,连不进教堂的人,他也同样尊敬,让教会人士了解他们人格的尊严。一切用人都应树立善表,使一切与教会接触的人,都可因此而归光荣于上主。在各种服务及活动上,要追求优良的品质。例如,在讲道、装饰、接待、音响设备、灯光等要处处表现友爱。如多数福音教会一样,在讲台上公开邀请皈依,即请人公开将生命奉献给耶稣和接纳衪的救赎25。凡回应这一行动的人,将接受一种培训,好接受洗礼或宣誓,作为入教的保证。

贾牧师特重视这种集会,务使音乐、宣讲,以及各种气氛,必须充满友谊和无条件的爱心。他劝告教友说:“务将各种礼仪视作一段欢乐的时光。”因为礼仪是为与耶稣相遇,并求奇迹出现的时刻。贾牧师认为合唱团、歌咏、讲道、祈祷和友谊等都能提高人爱慕上主的心。他希望,人们每次进教堂的时候能感覚到「有点事情要发生」,而且是具体地实现了,他也为有需要的人举行覆手礼。

为回应地区的需求,他也主张在各地区的活动要按照适应本地区需要的原则,抚慰治愈各种灾恙等,「找到需求而加以回应,找到伤

———————————————————————————————————————

(25)在福音教内这是一种常见的牧灵活动,亦可称作为礼仪的一个环节。讲道者宣讲之


后,劝听众有心动者,可走向祭台重念一种忏悔的祷词。这是初步的皈依会再度「接受耶稣」和「祂的救援」。

口而施以治疗」26。他说:“牧师们应具备一颗先驱和企业家的心胸,按步就班地慢慢修建。”依团体的能力,加添新的活动,以它的能力所及去增添;同时,也要有勇气去确认自己的弱点,并加以补救。

较理想的策略是使教会的活动适应地区的居民,还要不断更新。总之,不要陷为教会古典文化的囚徒,就作出与现时代或目前文化亳不相干的活动。他把教会的人力和物力用到极限,尽力方便人进入教堂,比如设立足够的停车场。如果教堂人太多,就增多几次宗教仪式,不要因为教堂的人多就过早地计划筹建新教堂。

3)鸵峰谷团体教会 Saddleback Valley Community Church

力克·渥伦(Rick Warren)是加里佛尼亚驼峰谷团体教会的开创牧师。他生于圣荷塞(San José),曾获西南神学院硕士 (South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并全神学院博士学位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他是教会拓展的天才,他得到了一个「终身创新者」的绰号27。他的名著《追求目的的教会》({Purpose Driven Church}=教会、愿景、激情,曾译成三十种文字,出售一百万本。)

1979 年开始传教时,他和他的夫人琦(Kay)在家中召集了仅仅几个人,而目前是两万人,每周末都有集会,成为美国第八大教会团体。在1995年,驼峰谷教会在全美国历史上被公认为浸礼会堂发展最快的堂区。同年,在他们经历了利用学校、俱乐部、仓厍、甚致帐棚等地方集会的十五年时间之后,终于兴建了自己的教堂,占地七十

———————————————————————————————————————

(26)曹牧师著作 第105页。

(27)这是世界著名管理学者彼得德克(Peter Druckers)封他的绰号。


九公顷。

像贾罗维一样,渥伦也主张上主希望教会得到拓展,迷途的羊应该被领回来。依他来讲,圣经中,尤其在天国的比喻中,有一条主要的真理,即是上主期待教徒们竭力拓展自己的教会。拓展并不是可以选择的项目,而是应该完成的任务。他常说:“为使教会拓展,只有善愿和诚意是不够的,还需要技能。不只是单单地努力去作,而是要精明地去行动。”虽然教会成长是神人合作的结果,但作法和策略是不能缺少的,需有上主的助佑,再加上我们的努力和智慧,才能产生拓展。

力克·渥伦主张,教会成长并不存在一种唯一的策略。他研究过多个成长的教会,发现他们用的策略十分不同。一次他说:“如果只想用一种方式使教会得到拓展,那太单纯了,也不合实际。”有太多不同的拓展方式,比如主日学、住宅小组、利用时尚或传统的音乐、家庭探访等。在每一个成长的教会内,并不会全数采用这些方案。策略组织可能五花八门,但异中有同,要抽出他们的共同原则,实行到自己的堂区内。

力克·渥伦发现,在每个成长的教会内,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即是负责人共有的特色—「一切拓展教会的牧师们,都相信上主的工作和衪的许诺」,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他们都期待看到奇迹,并以自己的虔信,作上主得心应手的工具去实现它。

成长的教会也都具有一个共同而清晰的特点,他们都明白他们存在的理由和他们要完成的目标。他们都清楚地明白天主召叫他们的目的,自动献身,使人成为门徒,去爱主爱人。

力克·渥伦采用将权力和职责与下属分享的领袖作风。他培训平信徒,并委以任务;且能辨认自已教友的才干,技能和创新力,使物尽其用。他领导的特点避开了两个极端—独揽福传的大权;不任由他人代劳,自已不闻不问。他主张牧师和平信徒要各尽其职,保持平衡,他解释道:平信徒不作团体的领袖,牧师也不好独霸领导的工作。

他还说:“把职务解说清楚,甚至写在纸上,把清晰的愿景和梦想都公布出去,这是作领袖的第一步应该做的工作。”但为指出目标,他应该认清地区的需求,而且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环境一旦改变,服务工作也要跟着去变更。

另外一个保证教会拓展的因素是牧师任期的长短。的确,较长的任期不能保证教会的拓展,但首任牧职的不断更替,一定会阻止教会的拓展。他写道,「一个堂区经常地更换牧师,必定不会真正地得到拓展28。驼峰谷教会集中精力,只面对社群中的较易辨认的一类民众。力克·渥伦解释道:“首先要寻找住在教堂附近的群众,了解他们的语言、日常的联系、生活的共同点,好知道如何帮助他们。”为使教会拓展,教会不应去寻找毫不关心教会的局外人。最好集中力量去寻找较易接受教会的人群。「拓展教会,追求较易接受的人,退缩的教会才能寻回脱离的人群」29

———————————————————————————————————————

(28)雷克渥伦着:追求目的的教会:增长而不危害你的信息和使命。Grand Rapids,

Michigan,Zondervan 出版,1995 年,第31页。

(29)同书 第183页。


就像曹牧师和贾罗维牧师的教会一样,力克·渥伦也以住宅小组为重点。他的教友对新来的人保持一种接纳和爱的态度。尤其对初次到来的人,特别开放而同情。「成长的团体有爱心,有爱的团体才可拓展30。渥伦把初次来访的人收录于团体内,使他们实际参于团体,并且负起传教的使命。自然事前让他们参与一个短程培训,使初到者明白参与教会的重要性。还有其它为了发现会众的特长而举办的培训班,好用来服务基督和教会。这一作法是他教会拓展的要素之一。他曾用五个字解释他的成功之道—使成为门徒

力克·渥伦的教会接纳了不少初来者,但为不使自身变弱,便请他们参与短期培训班,使之忠于教会,并强化他们的信仰。好似一棵树木的枝条,加长自然也要加粗,自然地强化自已。优先接纳新人的教会,在各种活动中顾及这一重点才更容易获得成功。他说明,不关注新来的人或不细心地把他们收录到团体内的教会不会得到拓展。

就像贾罗维牧师一样,力克·渥伦也鼓励自已的团体加强热诚,并回应自己地区民众的需求。对他来讲,一个团体拓展的极限就是要看他回应需求的力度。为了这一目标,他的教会会特别注意开会时采用的音乐风格。音乐是激发教会拓展的要素之一,音乐要适合参与者的口味。他曾做过一次测验,为确实明了地区内住户的嗜好,他彻底地改换歌唱的音乐风格。他对人说,一年内,他的团体产生了一个意外的拓展。

———————————————————————————————————————

(30)同书 第210页。


渥伦教人不要单单追求人数的增加,他曾说:“事实是,如果你

只担心数目,你们就不会增多31。只要以爱心去接纳上主派给你的人,就不必过度担心教会的拓展。上主会使会众增多,但衪有衪自已的步伐和尺度,所以渥伦在意的是人而非数字。他深信拓展是健全组织的成果,如果组织好,自然会增长。至于组织的健全与否,则属于平衡的问题。

在追求平衡上,渥伦分出五个层次去训练他的团体:1.弟兄的共融(fellowship);2.门徒的陶成 (Discipleship)32; 3.崇拜的集会(Worship);4.平信徒的职务(Ministries);5.福传(Evangelism)33。为每一层次的培训制定一种策略,教会的结构也要适应,务使达到优良的成果。

———————————————————————————————————————

(31)同书第48页。

(32)陶成门徒是经过连续的短期的培训。

(33)在这里是对不信基督的人或不信基督徒团体的人传福音。


2. 天主教会

在传统的堂区内同样有成长的教会,在此我们介绍意大利圣欧德角堂区和法国圣纳则尔堂区。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和上述各堂区有不少共同的因素,而且是福音派堂区的经验启发它们的主任神父,采用了另一种牧灵方略,加以必需的改革,而使他们堂区的拓展成功。

1)圣欧德角堂区

米兰市附近圣欧德角堂区的主任司铎是意国比志·伯利尼(Pigi

Perini)神父,他被任命为本堂主任司铎时,主日进堂的人数不过百分之十二。在修院培训时,他早已有心理准备,把牧灵事业的衰退勉力理论化:「一人播种另一人收割」;「只求耶稣基督受到宣认……」由圣经中引证一些短句来自慰,以神修学的舍弃,和神贫、谦逊与其它福音的德行去面对目前牧灵事功的衰落不振34

邻区的教堂也是一样,他虽然年青力壮,但初期的激情渐渐被传统惯例所消蚀。他计划利用文学去重振精神,宣道时专重文学修辞,生活在文学内,但他觉得文学内没有天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内心到达一个分辨的交叉点:一是放弃司铎的圣召,一是寻找一种新的生命力,跟随耶稣作「渔人的渔夫」。

适逢一位加拿大神父来访,名瓦来力·高带(Valerien Gaudet),

—————————————————————————————————————

(34)G.Macchioni着:堂区的福传:福传的堂区小组,二次重版Nouan-le-Fuselier,Pneumatheque出版1996年第8页。


介绍一本美国杂志内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堂区冒火」,描述了佛罗里达一个圣波尼法堂区主任司铎,麦克·依伟尔(Michael Eivers)领导一个特别活跃的堂区。他自忖说:“我们要去看看是否属实。”他在那里果真见到住宅小组,一个梦想不到的堂区。成长的教会,总体指向福传的团体,对来人热情招待,早六时至半夜朝拜圣体,好多平信徒及专业者严格组成的牧职团体,主任神父是团体的首领,但委权与属下,并对他们很尊重。

在这个佛罗里达的堂区内,平信徒对圣经都很熟悉,人人都有一部,且认真诵读,大多数人(百分之九十)都对教堂捐献十分之一。

他们接受圣神的洗礼,采用激动的赞词。圣波尼法堂区采用了神恩运动的经验,但这并非是主要的一点。本堂神父说:“主要是堂区小组带来的革新运动。”

以下几点是这一堂区动向的基础:

⊙ 圣波尼法的主任司铎们都以传福音为首要目标;

⊙ 他们建立了住宅小组的体制;

⊙ 他们特别重视住宅家庭的环境;

⊙ 他们设计了一种使小组增加的机制;

比志神父开始感悟到他该多注意教外人、流失者和对堂区毫不关心的人士。现在时间已到,他也应把牧灵的关怀朝向教外的人。多年来,他把全部心力用于熟识和忠诚的教友身上,但是越亲密,人数越少,视线减退,看不到不到场的人。但是教会成长的根源正是来自那些远离、迷失、不易接触的人群。向他们介绍耶稣、传福音才是堂区的目的,才是未来的希望和拓展的用武之地。

同时,比志神父也体会到个人力量的不足,一位神职人员不可能接触到所有的人,更不能到他们生活、工作、学习、住家等地方去见面。只可求助于平信徒,依赖圣神的德能,像佛罗里达的团体一样,靠不同教友的神恩去完成。不过他要鼓励发动他们到工厂、家庭、朋友、住家内去传福音。因此,要发挥住宅小组的重要性,他称作「堂区福传小组」,请组员在自己生活范围内为信仰作证。

比志神父返回圣欧德角堂区后,报告了在圣波尼法的所见所闻,并将「今日福传」劝谕35的要点介绍给教友,然后选出几位平信徒,利用六周的时间培训他们,组成临时的堂区福传小组。不久之后,由四组增至十四组,还在不断的增长。他刻意地强调堂区全体教友,不仅小组,是【感恩】的团体,因此他邀请所有教友参与感恩祭典(弥撒)。

好似曹牧师一样,每一个小组由十至十五人组成,在私人家中集会。主耶稣必须在场,意思是尊称耶稣为我们的生命之主,我们生存的主宰。我们应全心、全灵、在家庭、在工厂、甚至休假、空闲的时间侍奉他。开会时为本堂神父每周的讲道词保留一定的时间,每组都有录音带或道理的手稿,都可以听到相同的讲道,吸收同一的训导,并采取同一的进修方式。

首先,组员要学习祈祷,向圣神的工作开放,细查衪爱情的表现,

——————————————————————————————————————

(35)教宗保禄六世 (1975)今日福传的的劝谕。


在自己生命中认出耶稣的临在。又要自己缄口细听其它弟兄的意见,

实行友爱,分担弟兄的困难,彼此互助解答各人的疑难。作为许多兄弟姐妹,小组是他们首次团体生活的体验,准备他们全方位地参与堂区的大团体。小组的领导是神父细心挑选而特加培训过的人员。小组开会的程序如下:自动地,自发地赞主祈祷;一周生活的自由报道;主任神父的教导;组员的反应;堂区生活的报告;彼此代祷,覆手治愈祈祷。

由于组员亲身经历过生活的基督,自然希望介绍给亲人、常见的好友、无所不谈的密友、具体参与他们的生活。故此,小组人数增加。以福音来讲,组员都同是「罪人」。他们讨论生活中的耶稣,以他们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去分享天主的纯爱、忠信、仁慈、豪不自私的爱,他们在家庭、工作、学校,面对朋友、邻人讨论耶稣改变了他们的兴趣和生活中的优先追求。如此对方才不会毫无回应,新的友谊才日渐形成,互相关怀成为好友、邻人。这样,在他们日常生活的范围内,听者才不感觉隔靴搔痒,或者事不关己。遂之生活相连,建立新的友谊。

小组密切与堂区和主牧的结合是息息相关的。堂区的一举一动,大家共知。毫无疑问地,经过小组的集会,他们又发现新动力、新激情和新精神。经过具体组织、小组领导人、分区指导、地区领导、领导小组等,主牧可以一目了然在各小组在集会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新人的收录、由主而来的「奇事」、组员们的倾向和进度等。他虽不在集会的现场场,但对他们也都了如指掌,明白他们福传的情况。

比志神父道:“藉着各小组,他的堂区变成一个真的家庭,友爱亲切,彼此接纳的处所,都有生活的空间。”他的教友团体成为一个实行互爱的处所,彼此都互相了解,能付出多少并接纳多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互通疑难和分享各自的新发现,确知对方的体谅、接纳和回应。在团体内可学习和天主相遇、祈祷、赞主,并分享与主相遇的经验。主也完成「大事」,并不断地与自己的民族重新立约。

这位意大利神父不但重视小组对福传的重要性,而且还不忽视对堂区教友的基本培训。他要求他们首先要学会祈祷,热情的祈求,而不单是形式,而是利用天主的语言、礼仪、默观,而发出的恳切祈求:我们劝勉所有传福音者,不断地用信心,虔诚地恳求圣神作他们计划和福传行动的主要导师36

他对教友讲:“除非自己有过亲身的体验,否则就不会传授真诚的信仰。”因为信仰应是一个改变生活的实际经验。他希望藉着祈祷、聆听圣言、恭领圣事、神修陪伴、解释要理和团体服务等在教友心中产生一种个人与天主沟通体验的增进。谁若全心追寻信仰,天主定会赐给他,蒙受信仰的人才会为信仰作证37

比志神父也希望自己的教友顾及不到场的人,也要亲近他们,建立联系并为他们服务。在宣讲圣神,显示大能之前,救恩的秘密传给人类,是先藉爱情与服务:谁愿以耶稣之名向人服务,就应该研究考察主领我去了解福传的人们的所有急需和困难。医学界有一俗语,「找

—————————————————————————————————————

(36)保禄六世今日福传劝谕Montreal,Fides社出版1975,第75节。

(37)G.Macchioni着,堂区福传,同前 第78页。


到伤口,才可治疗」就是这一原则的说明38。找到内部的伤处,他的期待、希望,才施以适当的回应。建立联系、寻找关系、付出时间、牺牲睡眠、宁静,有时破费金钱,待对方感到你是纯粹的服务,毫无其它意图,他会深受感动,诚心接受你的作证,才会表示信任。

比志神父也注意培训教友作证,他根据玛尔谷福音耶稣对革辣撒人的话:「你回家,到你的亲属哪里,给他们传述上主为你做了何等大事,怎样怜悯了你。」(谷五:19);「撒玛利亚妇人如何向本村的人作证,引他们听信耶稣。」(若:四)。这两人的作证很有效力,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耶稣的大能和慈悲。讲解要理可使人传福音,也可使教友进步,但首要任务是让他们体验耶稣仍生活在世上,也使他们生活,他们还可以为此作证。为使人接受福音并不在于动听的语言,高超的理论,再好的说话技巧,也不能感动人心39(格前2:1-5)。普通的好教友对传福音也无能为力,因为他终生从未曾经历过生活的改变。传福音不是说服人,而是使人了解圣经的意义。传福音应是证明耶稣在他们生命中所行的大事,在与救主相遇之后,福音使他们在生活上感到喜乐,并使他们的生活作风被改造。接受福音的人更能向他人传福音,一个回头改过的人更能有效地协助他人回头改过40

2)圣纳则尔堂区

我们介绍的第二个福传堂区的样本是法国的一个堂区,它的全名

———————————————————————————————————————

(38)同书 第84页。

(39)同书 第88 页。

(40)同书 第89页。


是撒纳立圣纳则尔堂区(St-Nazaire-à Sanary sur-Mer)。它的住宅小组在1995年十二月开始组建,起初只有三个小组,每组十人。到2010

年,每周在各会员家中开会的人数就超过一百名。原来1994年十二月新本堂神父上任时,在这一海滨度假的小镇,只有一万八千居民,进堂教友不过五百名。但是多数教友都参与堂区的活动—道理班、玫瑰经、青年牧灵、礼仪和其它活动等,老年人尤其占多数。圣波尼法革新的风声在这里已有传闻,主任神父把它介绍给牧灵议会,然后带领副本堂和两个教友小组到意大利的米兰去参观,并参加为时一周的国际堂区小组福传培训班。

回到法国后,他们决定试办家庭小组,首批组员都在事前参加了成立小组的理论和检讨会议,同时试办过三个月的小组生活。开始时,每组十人,但很快就增加到十六人,于是便分为两组。

到2010年家庭小组数量已增至十八组。其中七组是十三岁到十八岁的青年人。他们都每周聚会一次,并在他们的生活范围内,以语言和服务传福音。他们为福传的对象和自己的组员们祈祷,求主恩赐传教的精神。小组富有扩展的趋向,每一组员都会慢慢地带引新人进来—父母、亲人、朋友、同工、玩伴等。当人数至少到达十五人时便分为两组。同样,在新分的两组内也要保持扩展的趋向。

好似米兰的堂区,重点不仅是小组,也要兼重祈祷。为保持福传的心火,在镇中安置了一间朝拜圣体的小堂。教友们轮流朝拜圣体,每周七天,昼夜有人专为保持福传的心火而祈祷。小组集会或个人祈祷时,更不忘为他们福传的对象们祈求。这样,祈祷就成为他们福传的推动力。

好多教友,除了小组开会之外,都参与堂区其它牧灵活动—居丧家庭的陪伴、礼仪小组、教理班、济贫组、婚前培训、文书组、弥撒时接待组等。

小组的主要目的分为七种:

①同主密切交往的加强;

②加强彼此的互爱;

③和他人分享耶稣41

④为堂区教会,基督的妙体,负责一份服务;

⑤付出并接受各类协助;

⑥陶成新负责人的人选;

⑦加深信仰的表现42

小组开会,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重心在传福音,开会的程序大致相同:

⊙歌唱和赞颂祈祷;

⊙会员为耶稣作证,一周以来,衪如何生活在他们中间,并如何协助福传;

⊙本堂神父的讲道,利用讲道的手稿或笔记或录音带;

⊙共同加深谈论本堂神父的教导;

⊙公布有关消息;

———————————————————————————————————————

(41)分享耶稣的经验,及分享有关耶稣的认知。

(42)网络是http/www.paroissesanary.fr


⊙为不同事项祈求;

⊙特为本组组员特有的急需事项祈祷;

他们传福音的程序分为七步:

祈祷:圣神是福传的主要职员,是衪准备人们的心接受福音。

向他人实行服务:小组的组员要彼此提醒,实践福传的口号:找到伤口施以治疗43

皈依基督信仰者的作证:教友争取得到他人的信服,是他向友谊之桥开放自己。那时,组员可介绍基督和他相遇的生活,并讲论救恩。

答复怀疑和成见:组员设法帮助对方克胜成见,怀疑和怕惧之情。

邀请他投奔并献身基督:教友邀请对方信任耶稣并为祂献身。

加入小组:组员要热烈欢迎他人的参与,使他人感受到自己

献身的必要性,并切望认识这一团体和它的主任神父。

进入团体加入福传:皈依者这时已体会到主对他的恩惠,自

愿侍奉主,并传扬接受的信仰之恩,最终成为传福音者。

撒纳立堂区的负责人描述他们的传教进程,它好像一种生物生长

的程序一样。与本堂神父保持密切联系,因而大家也取得关联,他们的住宅组织成为堂区福传小组,好似一个有机体的组织, 既能自己

———————————————————————————————————————

(43)这口号出自Giuseppe Macchioni 所著:堂区的福传:堂区小组福传经验,第84页,描述米兰堂区的经验。这句话无疑是取自贾罗维的书 20/20 愿景(105 页)。


生活又能传递生命44。小组的主要目的是向外传福音,同时也是堂区的教友,因为他们的生命液来自堂区,好似树木接枝的关系一样。

撒纳立堂区称为传福音的堂区小组,因为他们的集会可使他们汲

取养料并鼓励他们传福音。但他们并不是只传福音,他们也欢迎回归的人们,经过一段流失的时期,欢迎他们回来,小组便成为中途之家,经过它再回归堂区的大家庭45

这一法国堂区吸收了许多来自米兰堂区的经验,它的堂区小组促成新福传,而不影响它传统的组织。他们号召平信徒参与内部革新,使全体教民发现自己原本的特性,也包括向外人传报基督,因此全民众的生活得以改观。

———————————————————————————————————————

(44)http/www. paroissesanary.fr

(45)http/www. paroissesanary.fr


第二章 拓展教会的因素

本书第一部分已经描述了几个使教会成长的牧灵趋向,并标出他们的组织和福传的共同点。现在第二部分,我们设法以系统的方式,将各种促进教会拓展的因素贡献给各位读者。

1. 教会拓展运动的创始人

在谈论地区教会拓展的原则之前,不得不先提及教会的拓展运动和它的创始人道纳·麦加渥仑(Donald McGavran)。它起源于几位神学家和实践者,他们研究各种教会拓展的因素。本书第一部分描述的几个教会多多少少都受到这一运动的影响。

道纳的父母原是在印度的传教士,他在美国读神学,在1923年返回印度。原为合一教会(United Missionary Society )所派,对传教进度的缓慢有所困扰。经过十七年的时间,他研究了为何有的教会增长,有的不进反退。他观察分析过一百四十五个传教站,在1955年,公布自己讨论的结果,书名《上主的桥》。

1960年他创立了教会增长学院,后在1965年归入加利福尼亚总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后任世界传教总院院长。在1970年公布其思想的大成:明了教会的发展(Understanding Church Growth),这是教会成长运动的开端,这个公布也促使了两个学院的建立:文亚尔(Win Arn)于1973年创办了美国教会拓展学院(Institute of American Church Growth );肯·R·杭特(Kent R. Hunter)1977年创教会拓展中心(The Church Growth Center)。

麦嘉仑的名著《明了教会的发展》,依作者的主张,基督教会拓展已是一种几乎一成不变的理念。拓展的近因,因环境的关系,各有不同,不能一一概全。但我们现在陈述的拓展基本因素是普遍性的,适于任何地区、任何文化环境的。

1)教会的成长是上主的意愿

麦嘉仑认为教会的拓展是悦乐上主的,因为那是说与上主和谐者的人数的增加。天主必定乐意见到自己教会被拓展,教友人数增加。教友自当尽其所能,使迷羊「归栈」,获得养料46。教会团体的拓展就是这一神学信念的结论。信友忠于传报主的语言,寻找流失的羊只,亦即藉着基督,使人人与主修合。主的意愿就是寻找人,使大家在教会内与主和谐。如果不忠于这种使命,教会不会被拓展。

2)耶稣是唯一救主

为使教会顺利成长,信友应清楚一些模糊不清的救恩理论,对救恩方式的不确定,可令福传瘫痪。为避免这种阻碍,信仰应是清晰的—基督是上主对人类的完满和最后的启示。各宗教都有它们不同的优点,但没有其它道路可使人走近天主,耶稣是得救的惟一途径。劝人接受并追随救主,并非只求人多势重,而是每人必要实行的责任。麦嘉仑引证圣经的语言作为根据:「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使我

—————————————————————————————————————

(46)一支羊在初传(第一次听福音)之后获得继续培训的保证。

们赖以得救的名字」(宗:4:12)。「耶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祂无人能到父那里去」(若:4:12)。「在亡羊的比喻内,上主首先去寻找那远离祂的羊」(参见路:15:3-7;玛: 9:12)。

3)首要的任务

为使教会成长,教会内应有诚信的领导人,相信自己人生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承受耶稣带来的救恩。教会内自有不同的任务,但不能与这条同等看待。教会负责人应首先努力增添受洗得救的人,并收纳在基督徒团体内。对于其它社会工作,宗教对话等也很重要,但不能代替找回亡羊的工作。作者为维护自己的看法曾写过,教友愈多,愈增加社会服务;教友减少,社会服务也就很难实现。

信主耶稣而得救是人类最大福利,其它幸福都由它而来,就连个人为主优良的作证也不能作为首要任务。因为作者道:“在天主眼中,若不竭其所能,使与主和好的人数增多,就达不到基督徒生命的真实价值,人类的得救才是教会的首要任务。”

4)传教的目的:找回亡羊

作者标榜传教的目的,不单独寻觅,而要实际找到亡羊。天主深愿一切亡羊,即整个未经基督与天主修和的人类都被找回来,即受洗加入教会。这也就是教会存在的目的。这一可见的结果很重要。依麦嘉仑的意见,传扬基督的定义便是宣扬耶稣基督喜讯的企业,劝服人作祂的门徒,并作祂教会的肢体47。应注意结果,藉以评估福传方

——————————————————————————————————————

(47)麦嘉仑着:明了教会的发展,Peter Wagner重版,Grand Rapids,Wm. 出版,1980年, 第26页。


式的优劣,好能产生新基督徒,且在教会内积极工作的新教友。

5)要有实效且预定成长的目标

为完成教会的首要任务—找回迷失的羊群,使之与天主修好而蒙救,教会应预定自己的优先任务,就是有效地领回他们重新信仰基督救主,并在教会内积极奉献工作。为了使之更有效力,牧师不妨在信德中定出可见的目标,希望为基督在一定时间内争取到男女人士的数目。如能利用商业统计学48绘出增长的曲线图,便更能提醒自己如何达到目标。也不要害怕计算教会的人数,如需要金钱的协助,更要投入必须的经费,并定出增长的指标。

6)筹划建立地方教会

麦嘉仑认为没有预先的筹划,地方教会很少会增长。教会开创时代,保禄和巴尔纳伯奋不顾身地到处大胆地建立教会。今天反而不少基督团体负责人拒绝建设新教堂,他们只求创立善心人士们的社团。麦氏主张为预备适当的拓展,必须筹划建树新的团体。它能使我们更确切的认识该地区,更有助于传布福音。

7)促进团体的精神革新

依麦嘉仑的意见,【革新】(美国基督教会惯称为【新生】(Revival))是教会拓展的重要来源。革新可视作圣神赋予基督团体的新生命,可显示在一位信徒的心中,或一个团体、一个城镇,甚至整个大陆或全球各地。固然若只出现在一个私人身上时,难免不带有情感的部分(颤

———————————————————————————————————————

(48)商业统计学不当和一般经商企业相混。它指的是集体活动的学术表达。


栗、哭泣),有时是激情的祈祷、喜乐安和的感受,但并非肤浅暂时的一类,而能使人步入更圣善的生活,神修的进步。自知无能为力,恳切求主才获得的特恩。普通是多年细读圣经的果实。认罪和补赎可能是它的起因,也可能是一种收获。

【革新】可令接受神恩的人把其它兄弟姐妹的得救作为自己一生的主要目标。受主的催动,他们切愿近人都能体会到福音救恩的功能。这种由圣神而来的力量和热忱,促使领受神恩的男女信友能有效地为基督作证,并因此使皈依者增加,教会也会因之而成长。

8)召集并培训基督团体的成员

为扩展须要,组织并尽量召集更多的人去传福音。宣传基督,劝人成为门徒,作教会的负责成员,是所有基督徒的任务。每人都该为自己的信仰作证,引领人们和耶稣基督建立人际关系,这无法由外人替代。牧师们要培训平信徒负起这一责任,邀请他们大力捐助,并为了这项事功热切祈祷。

9)向易于接纳的人士作证

信徒在易于接纳的人士前,为信仰作证,更有利于基督团体的扩展。如果一些人拒绝,当有另外一些人信服49。麦氏道:“信徒应首先到较易接受皈依的人那里去。”人类社团的接受性很不一致,时间的不同,可能发生惊人的变更。有时上主恩赐好的条件,使人接纳福音,而获得救恩。麦嘉仑建议开始要为找到易于接受的人祈祷,并为

———————————————————————————————————————

(49)同书 第34页。


适应人们的需要,而创出牧灵的程序。

例如,有时对敬礼持好奇心或尚未定居的人士较容易接受,有时是一些与教会有接触的人,因为大多数来教堂或返回教堂的人是亲友或熟人介绍或邀请而来的。

10)注意文化

麦氏发现人类不分男女,皈依基督而不愿超越种族、语言、阶级的隔阂50。他们希望所参与的教会内其它成员,和自己类似,语言一致,作风相同,这称为同类相聚的原则。首先建立教会的人,设法使人成为信徒,而并不需要冲破文化的隔阂,成功率很高,教会很易拓展。

在同类相聚的原则下,麦氏鼓励牧师们将庆祝(敬礼)放入文化

内。让信友向同一文化社区的人士,为信仰作证。社区是由各种不同文化社团的人拼组而成的。教友小组的增加有利于信友在各区域作证。而且在同一文化内,又有不同的社区分支。譬如,在一个社团内,可能有青年人分支,青年们和他们的父母的生活习惯多少有些分异,他们喜爱的音乐可能不同于前辈所欣赏的。为青年人的庆祝会,采用他们喜好的音乐当更为适合。

11)不同原则的综合观

麦嘉仑曾将各地教会成长的不同原则,综合到一块儿,列在下边:

㈠ 教士和平信徒首先要为拓展教会而正式献身。

———————————————————————————————————————

(50)同书 第223页。


㈡ 教会负责人不要被管理、维修等工作所困扰,放开一切 与教会发展无关或不直接有利于教会拓展的事务;把福音传给不认识基督或不参与教会的人们作为优先任务。

㈢ 工作前要用几个月的时间祈祷,求主赐予教会拓展,挣得男女人士归向基督。

㈣ 建立住宅小组,有助于基督团体的发展,同时避免建筑大型教堂的开支。

㈤ 鼓励教友宣传信仰,在近人特别是亲友面前为信仰作证。每一位教友自选认为容易接纳基督的人选可以挣得的。传福音时,应先特别为他们祈祷,这一福传称为【交朋友】(Befriending)51。如此将福音传给容易接纳,且与自己属于同一文化的人。事先又建立了新的友谊桥梁,不仅限于自己的亲近。

㈥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建并扩展教会时,要适于自己所面对的群众,即是语言、种族、生活习惯等最接近的人群。一切的庆祝和服务活动都适应他们的需求和期盼。

㈦ 由同一地区和社区选出皈依者,作为教友团体的负责人。

12 结论:为建立教会而工作

依麦嘉仑的意见,福传的第一目的是藉着基督使人类与天主修和,

—————————————————————————————————————

(51)【交朋友】这一福传方式,要求教友团体的成员和自己日常接触的人,建立沟通,联络非基督徒或不参与教会的人。藉友谊和服务,找机会和他们谈论,信仰,教会和耶稣的为人。参阅麦嘉仑上述著作第398页。


天主要求教会,为使人成为门徒,服从这一命令就是教会的最高目的。麦氏认为,信徒该优先为教会的拓展而工作,不必害怕定出数目来。依他来讲,为向非基督徒传福音,预先做祈祷并向易于接纳福音的群体福传是最有效果的方法。

麦氏的思想—福传的优先性、实效性,对数目的重视,利用同类相聚论,教友的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美洲基督教会内曾引起一种颇大的革新运动。

2.教会拓展运动的主要观点

在七十年代,麦嘉仑正在第三世界传教,所以并不在美国领导教会拓展运动。这运动的发展专靠其它人士如:瓦纳(Peter Wagner)、文安(Win Arn)、色拉(Lyle Schaller)、巴耳纳(George Barna)、加拉罕(Kennon Callahan)、罗根(Robert Logan)和斯古勒(Robert Schuller),还可加上许多名字,今只提这几位,因为他们对教会的发展,和阻止发展,都有著作发表。

1)抑制教会发展的因素

第一种抑制拓展的因素是教友团体独特性的危机,和缺乏愿景。面对人数的减少,只看负面的现实,而不会提出新希望或新愿景,以引起会员及新来者的新希望。因为人员的缺乏,这类教会只有趋向和邻近堂区协商甚至合并。但这一趋向,会伤害本堂区的独特性。

第二种拓展阻力是缺乏信心和对天主的信赖。不少教会面对衰退的危机,便丧失浴火重生的新希望。他们为上主的能力设限,认为困难太多,不能解除退缩的危机,对自身持消极看法,丧尽冲击力。不求发展,抱残守缺,安于现状。

第三种拓展阻力是安于小成。有的教会曾有过轰动的时期,但是环境改变,成员少来教堂。而他们又缺乏自知之明,不会使活动适应大家的需求,面对社区的冲击仍固步自封。将教会退缩的责任,推到不来教堂的人身上。并高唱:堂门仍在敞开,有心者,可以随时进入大门常开,来着不拒52

第四种阻力往往是由第三种衍生而来,基督徒团体因对地区的需要缺乏认知而被孤立。有时因新居民的进住,没有被发现,而阻止教会拓展。旧人年老,新人未被接纳,会员和不来教会的居民渐少接触,造成孤立,惧怕改变而设法自卫的状态。负责人只求保持现状,雇佣的人员只想保住自己多年来的职位,不去问今天的社区还是否需要他们。

第五种阻力是忘掉基督团体传教的幅度。一个教会抛开召收门徒的命令,不关心自己地区内人灵的得救是不会拓展的。过度操心教会物质方面,或并非把拓展共融或内部友谊方面的活动放在优先的位置,这类教会也不会拓展。这些活动本身不错,只是占用了几乎过度的精力,阻止团体向外界开放。

第六种阻力的出现是负责人缺乏领导才能,或不让平信徒参与领导。在一些退缩的堂区,虽有平信徒担负一些责任,譬如在教授要理,或办公室内的文书工作,但并非向非信徒或不来教会人士传报福音。凡事害怕,不愿得罪任何人,也属于缺乏领导才干。团体领导人任期的长短也十分重要,时常调动或调职太快,都会有害。因为主任牧者的牧灵及传教取向,往往要在四至六年后才见效果。

第七种阻力来自缺乏福传的适宜方式,或理性思考不足。例如,邀请新来不久或首次来的访客,向大众自我介绍。负责人应明了,大

——————————————————————————————————————

(52)L.Schaller吸收新会员Nashville,Abingdon1978 第62页。


多数人都不爱公开讲话。他们应明白,敲门传教,至少在今天的西方社会是侵犯他人的私生活。反过来说,明知生人初来教会是因亲友的邀请,而他们却毫无欢迎的表情,也是不明智的。有人被邀而未出席,【退缩堂区的人,则认为是坚拒】,而不会想到是【时间未到】。另一错误是设法邀请并吸收所有的人而不是筛选一类人与本团体认识,有意接受服务的人们。

最后一种拓展的阻力来自建筑物或团体资金供应方面。一个教堂只有八成教民进堂,必很难拓展。故此合并退缩的教堂,引发座位的缩减太严重,带来平信徒工作职位的缩减。同时,终止拓展的教会很难开口劝人捐助,否则只有求人承担债务。如向外地求援,领导人与会众的联系不会因此受到鼓励。

2)鼓励或引发拓展的因素

鼓励人数拓展的第一因素是优先向非信徒、无信仰或非教会的人传福音。教会的首要使命是「寻找亡羊」,走向一切不属于教会的人们。

拓展的教会都有一种拓展的理论:一切活动都朝向一个目标。牧师日常的话题,他的讲道都聚焦在向非教徒和不来教会的人传福音这一基本问题上,成为他们的生命、特点和首要使命。教会等于一个企业,使一切人类归向上主,作祂的门徒,参加基督团体传教的工作。

鼓励拓展的第二因素是重视祈祷、愿景和信仰。所有拓展的教会都清楚地了解自己使命的愿景。这一愿景来自祈祷、信仰和对当地需要的回应。这愿景需要超越目前的现实,但不能太理想化,而且是教友团体可以相信且能实现的。负责人要说明必经的步骤,并按预定的计划去实现。不可以是过度的梦想而又不实际的空想。拓展的教会都重视祈祷和圣神在福传工作上的重要性。因为藉着圣神,信友才受到鼓励,为他们的信仰作证。

第三种拓展因素是认清自己的团体和它所处的社区。这一对内和对外界的认识,可让它更完善地设计愿景,并清楚自己将要接触的人群。了解社区的特点,更容易为环境需要,而做出适应社区个别需要的服务。因为基督徒团体的活动,应该适应社团的期待,方可受到欢迎。向社区开放,才能找到新人加入教会。

第四种因素是有关教会领导人的才能。领导人要为来日组织他的团体事先观察并确定团体在社区内要扮演的角色。细查各种社区内的可能性,为来日做出一个愿景,不仅要将它公布出去,而且要动员教友去实现它,并引起他们的认同和兴奋。不应以包办的方式,而应发动尽多的人受到培训,和受派遣去进行传福音。不是利用教友实现他们个人的计划,而是将权力的金字塔倒过来,协助教友去发挥他们传教的潜能。

团体的领导人不应该自己行事,避免动力的来源太单一化。应当动员整个团体,去传福音,为福音作证。事先给他们培训和从旁协助。他的时间应多数用在堂区的成员上,让他们各尽其职,尽力使他们做的完善。所以领导人的首要任务是陶成鼓励平信徒,去向非信徒和不来教堂的人们传福音。

第五个有助教会拓展的因素是针对可完成的,且可见的目标。团体要事先定出明确的目标,将自己憧憬的梦想,落实在可见的目标上。如何预定目标呢?先将社区的各项需要写出来,再依事情的轻重缓急定出行动先后的次序。以需要为本,再考虑本团体可付出的能力,具体定出在一年,五年或十年内希望达成的目标。不过要小心,不要重复其它团体,所有效而已成功的同类服务。

第六个有助成长的因素是建立住宅小组。即是增多圣言分享小组,而不是工作单位,它是回应地区的需要或使教友互结友谊的组织。在开会时要研读圣经,使成为今时今日的说话,并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今日的教友为度信仰生活,对于解经及圣事并不感觉满足,而希望弟兄间的共融。在这一组织内,教友可以自动负责,用所得的神恩为他人服务。参与住宅小组,不宜视为自由选择,因为它是基督徒达到成熟地步的必经之途。在这小组内,人们可以谈论自己的艰苦经验,如向人请教,或解答问题,这是成长的普遍因素。

第七个因素是关于培训负责的平信徒。负责人增多,服务也会增多。他们并非实行任务,而是协助牧者为实现愿景而预定具体的行动。作为团体面团的酵母,催动其它会员,完成目标。赖他们协助才可希望建起集体决定的机制。他们都应坚信上主的计划是引领新人加入教会。他们的培训可使之成为友爱、关怀和热情的人。发挥他们人性的优点十分重要,因他们热情的作风可引人入教,接受福音。为甄选此类负责人并加以充分的培训,教友团体应建立一内部机制,如何去发现、筛选、召募并陶成他们。为资助这一行动,恐怕要比物质建设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第八个因素是有关动员并引进教友团体内的成员,向非信徒或不来教会的人传福音。固然不是每个教友都被召去口讲福音,但每人都可利用自己的特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信仰作证。领导人可告知全体会众对拓展的关怀,并介绍一种方式,如何与非教徒或不参与教会的局外人士建立联系,主要是让教友利用他们已有的关系,向外人作证。事实告诉我们,向已相识的非信徒或不参与教会的人传福音,的确更易获得成功。大半皈依的人也亲自证明,他们是因相识之人的作证,而归入教会的。

教友应善用自己的天分、神恩和所受的教育等参与行动。多次领导人决定某人应供出的服务,不过要注意上主的决定,某人更适于某种服务。领导人的职责是协助会员发觉自己的神恩和兴趣,然后去实行适宜的服务。教友团体中每一成员都该有自己当尽的责任,可能是在教会内对团体的一种很小的服务,或者是向非信徒,及不参与教会人士传福音。

第九个因素是建立在研发与团体愿景适宜而又适应社区需要的活动上。福传的工作不应该仅限于传道和使新人加入教会,更应该救济社区的困难和对他们的呼救加以回应。教友团体应寻找当地人们所遭遇的困难,依社区的需要而绘出来日的计划。拓展的教会常寻觅上主的桥梁,即是说可以接受福音的社群。譬如,有人需要上主解救并治愈的工作,生活在一个过渡期、正在寻找工作、刚遇婚变或者孤独者。一旦发现造桥的机会,就要商讨,并向他们贡献教会的服务工作。领导人更应创建对自己本团体会员服务的工作。例如,为老人独身者、失业者等特设的住宅小组。

第十个因素是关注庆祝的礼仪和品质。有时为适应新来者的口味需要放弃既成的惯例。比如,如果寻找的对象是青年人,而青年们对大管琴的音乐不感兴趣,就应在几项活动中采用新时代的乐器。这样,在拓展的教会内,才更能发现生气勃勃的富于表情,且深有意义的庆会。不过对外表的活泼和内心真诚的崇拜要保持平衡。要有平信徒和圣职人员组成的特别团队,细心研讨,务求全体人员都能参与,使每次庆祝都可感化人灵;使参与者受到建树;使人感到喜悦和兴奋;对圣经可有更深的悟解。这类庆祝可吸引外人并使团体成长。

第十一个因素是关于团体的接待和教友的热情。全体教友对新来者、局外人和不参与教会的人都要保持一种开放、欢迎的态度。接纳的热诚比一篇好的宣讲更重要,更有说服力,因为信仰的兴奋可以引人进入教会。教友以喜乐和兴奋活出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教会才会拓展。如果宗教信仰只为尽责、学习道理或实行一种伦理,这一团体就缺乏活力和感人的生气。

普通教友的态度可吸引新人常来教会。成长教会的教友都感到对不识基督的人或不参与教会的人应负一种责任,所以应特别注意并欢迎前来探访教会的人士。主任牧人也应尽力使新人一来就加入弟兄的团体,鼓励他们向自己周围的人们为他们的新信仰作证。例如,可请他们解释自己的皈依和如何回归教会。如果不马上对新人分配工作,往往会令他们失散。

第十二种因素是关于教堂的物质设备。例如,教堂本身的可见性、停车的设备、庆祝需要的空间、内部的布置、加大缩小的可能性、音响的调制等。

3. 克斯典·史渥兹(Christian

A.Schwarz )的主张

克斯典·史渥兹是一位德国神学家,关于教会拓展的理论和实施,曾有过多部著作问世,并分布到三十四个国家。自1994年到1996年他曾到过五大洲三十二个国家调查了一千个基督徒的团体,研究教会所以拓展的环境。「我们需要到五大洲至少一千个教会去考查,其中有大有小,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减,有的受迫害有的受政府资助,有的有神恩有的没有神恩,有的大名鼎鼎有的默默无闻。我们要到神灵振奋的地区如巴西、韩国、同样也到精神旷野中」53(如:欧洲)。

他主张教友团体的拓展,基于它品质的优劣:「教会拓展的问题全在于它的品质,品质是根,数量是果实」54。他写道:教会的品质以健康为标准,教会是生活体,有健康就会增长。

在新经中已找到许多比喻,把教会比作生活物。例如,田野的百合花(玛 6:28)、种子自己生长(谷 4:27)、芥子(玛 13:32)、四种土地(玛 13:4)、树与果子(路 6:43)。

史渥兹对教会健康的神学评论,多数根据撒种的比喻:「天国好比一个人在田地里撒种,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种子发芽、生长,

———————————————————————————————————————

(53)同书 第18页。

(54)参 C. 史渥兹着教会自然拓展的基本,Winfield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Evangelism,1998年 第 22页。


他不知道。土地自然生长,先发苗后吐穗,其后穗上结满麦粒。当果实成熟时,便用镰刀收割,因为到了收割的时期」(谷 4:26-29)。

作者特别重视自然生长,以犹太人的想法这等于说,「没有其它可见的原因」,是「上主满了麦粒」55。教会也是如此,好像植物一般,自然受召去生长。人类所能供应的,主要是有利的生长环境。

这种有利的生长环境条件,作者称为品质的标准。第一和第二种标准,在于「把委派给自己的职责与权力下放于平信徒,并与他们合作的技术」。在许多教友团体中,负责人寻找义工,指定他们应尽的义务,并使用压力促其行动。史渥兹则提倡以在平信徒身上发现的神恩,去分别委派他们不同的职务。要协助他们,发现神恩,加以培训,然后再委以职务。不是领导人利用教友的服务去完成他们自己的计划,而是应该协助教友,按照他们的才能与兴趣,选择并实行他们乐意负担的服务。

依照品质标准的理论,所有的主牧都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去分辨教友的特长和兴趣,并加以培训,因为人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对自己感觉有兴趣的服务。如果愿意实现教会的愿景,自然会倍加努力。其余别的标准,如培训平信徒,以个人的才能分配工作等,对教会扩展来讲,都比不得这类要求重大。

第三个品质标准是关于对信仰的热忱。几时教友虔诚的相信,并

带有喜乐和活力,他们的教会就会拓展。如果只为满全责任而学得一些理论,并纯粹地去履行一种伦理的惯律,那样就不会产生活力,显

———————————————————————————————————————(55)见同书12页。


露光芒。所以主牧的职责是寻求团体的精神革新

第四个标准是关于组织层面,建设教堂,应该是为了为实行传教,使团体的工作更有实效。史渥兹非常重视这一点,他认为教堂的组成即成为教会拓展的一部分。在自然界,生命的出现便是生物组织的一部分。这一标准要求把职责委托与教民,这样才容易在团体内增多服务。

第五个标准是有关礼仪的品质。它可以面对信徒或非信徒,方式可随惯例或随兴而发。主要是大家都感到受益的经历。太多的礼仪往往使人厌烦,成为负担,因为它毫无活力,教民无心邀请别人来参与,即使来了,被请的人士多数不会再来。故此要提高礼仪和讲道的质量,令参与者感到受益和喜悦,并了解圣言的含义。这类机会可吸引新人,教友团体才得以拓展。

第六个标准是关于住宅小组。史渥兹的调查结果显示,住宅小组是教会拓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要只是读经,要把圣经的字句适用于今天的日常生活。在家庭小组中,组员可以谈论自己的考验,并发表问题和接受他人的意见。藉着这种活动,教友可向其它兄弟姐妹进行服务,也可显出圣神的恩惠,可能成为团体来日的负责人。

第七个标准是福传,特别向非信徒或不参与教会的人士传福音。不是每一位教友都被召传福音,作使徒,但每个人可利用自己的特长,以自己的方式,为耶稣作证。每位教友都该利用自己的特恩,向非教

友服务,保持友谊关系,引致他们接触教会,听到福音56。只需教

———————————————————————————————————————

(56)同书 第34 -35页。


会人士利用已有的联系去和外人分享福音,并对社区内的困难或特殊问题提供福传性的答案。

第八个标准是关于教会内的人际关系。今天的讲道与圣事已不够满足教友信仰生活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弟兄间的共融,缺少了互爱,教友团体的拓展也会受到影响。

史渥兹提出要继续努力改善教友团体和他们的活动。教友团体的生活评估要看品质标准的存在与否。如果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品质条件,教会不会不拓展。但问题是如何能够满足那么多的品质条件?实际上不会同时做到一切。史氏于是建议集中精神,由最欠缺的一件开始。

史氏的办法很有意义,也值得我们注意,但这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方法57。他所提供的品质标准(拓展的因素)早已在教会拓展运动中提过了。再说他提供太多的教会调查,未曾给予细腻的描述。对于许多可使教会成长的因素,他却轻松带过,未曾着墨。

———————————————————————————————————————

(57)力克渥伦曾提议教会好似一种生物,只要健康就会生长。他写道:缺乏拓展一般是表示不正常,可能是病态。他解释道:主牧的职责,即是找到并除去疾病和拓展阻力。


4. 乔治·杭特第三(George G. Hunter )所主张的成长教会的标志

本章我们介绍另一位神学家,即乔治杭特第三对以下几个教会的观查和分析:

● 斐则(Fratzer)卫理公会,教堂主任牧师是玛第逊(John Ed. Mathison)。

● 新希望团体教会(New Hope Community Church),贾罗维(Dale Galloway)牧师创建。

● 柳树湾团体教会(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比尔·河伯牧师(Bill Hybels)创建。

● 喜乐团体教会(Community Church of Joy),沃耳·卡尔斯达

(Walt Kallestad)领导。

● 驼背谷团体教会(Saddleback Valley Community Church),力克·渥伦(Rick Warren)牧师创建。

● 葡萄园团体教会(Vineyard Community Church),斯第弗·焦克兰(Steve Sjogren)创建。

全部的观查和分析分布在他的书上,书名《为不进堂者的教会》(Church for the Unchurched),今分为九点作一综合性的报告。

1)特为非信徒和不参与教会者福传献身

乔治·杭特第三所研究成长教会的第一主要特点,是专为非教徒

或不信者献身的传教。这一向非信者传福音,正好构成他们的特标:他们的牧师们都坚信接受耶稣基督为主,为救主,并为祂奉献一生,这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这类教会召集本社区内不信耶稣和不参与任何教会的信徒。他们花最大量的精力去接触、召唤,并收录这类人加入教会,并尽可能使他们参与福传行动。

他们的教友都深知,人类在天主眼中是最可贵的,且天主愿意 男人女人都能得救。对这类「贫穷」人和不识耶稣者的同情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动力。牧师们都确信,自己和自己的团体都是被召和被派遣,去召集这类不属任何教会或任何与基督相连的任何团体的人士。他们燃起自己传教的热火,并把对亡羊的同情心和玛尔谷、玛窦福音末端,耶稣传教命令的急迫性,通传给教友们。

牧师们训练并派遣堂区的平信徒去进行第一步福传。因为他们几乎天天与非教徒或不参与教会的人士所接触,而牧师很难见到他们。非教会人士对平信徒的猜疑心也小于教会职员。因为他们被认为是教会专派员,使人“上钩”,接受他们的信仰。牧师们鼓励教友向周围的人们服务,与非教徒创建友谊,并藉机邀请他们参加一种特设的礼仪—和耶稣相遇(为追求者的礼仪)。

2)献身于祈祷会员的精神革新

以上所讨论的成长教会都是虔诚的教会。设有许多活动,协助会员的增加,和精神的革新。重点在于祈祷和读经,藉此启发他们的传教热忱。

藉着集中于圣言和主日学,加深对圣经的了解。住宅小组中(十至十五人在私人家庭的小组周会)也有读经。开始时,采用读经导言。如,Bethel,Navigator及Trinity等,好使组员建立信心。同时,每周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都有此类课程开办。把圣经视作人生的向导和指路标,设法将圣经的智慧,适用于现实人生,具体的环境和生活挑战之中。

杭特第三所观查的成长教会,会员都相信祈祷的能力。他们的牧师邀请教友参与不同的退省和祈祷会。会中特为指定的一组或一群人士祈祷,希望他们加入教会。祈祷视作精神战斗的灵魂,要持续不断的祈祷。他们也坚信天主会回应他们的祈祷(谷 11:24),祈祷成为他们生活的习惯,在团体的活动中,都有祈祷的节目。

在会员的活动中,有所谓祈祷链(会员们轮流,有时日夜不停,为几种特殊意向祈祷)。有人祈祷为精神支持,急难中求救者的答话者。为病患探访者,也为探访的病人,找一段时间去祈祷。也鼓励教友自创新的祈祷方式,有的教会邀请教友自约“祈祷伙伴”,好能定时共同祈祷。

3)为拓展教会并为培训会员而献身

本书前言内提出的几个成长的教会都为他们的教徒开设培训班,为加强他们的信心,准备参与传教工作。力克·渥伦提出四节培训课程,每节课各四个小时,使教徒逐步达到成熟的信友阶段。第一节课,使学员了解基督团体的重要性;第二节课,协助并加深他们的神修生活;第三节课,发现他们的神恩和天分;第四节课,适应他们的兴趣及神恩,在团体内找到相对的牧灵工作。

以下是他们为达成目标的课程示范:

㈠ 加深与主沟通的密度,并加强对主的圣言的信赖;

㈡ 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对小组的联系;

㈢ 加强发现社区的需要(本团体的内外),并施以回应;

㈣ 增多或建立和周围非信友或不来教堂人士的往来,并邀请

他们参与一项追求基督救主的活动;

㈤ 加强自己的心火,为牧灵活动而工作(或创新),日后自己也可能成为负责人;

这些课程所提供的是与上主交往过程的经历,亲身加入一个正式的,能治愈、解放的基督徒团体,并使参与的人得到体验。

4)为使教友参与工作而献身

牧师鼓励教友以自己的兴趣、天分和在时间的许可下参与传教工作,自然要事先培育他们,使之能称职,并有效地完成任务。故此,应开办培训周,举办培训班,使之能发现自己的神恩(格前 12:11),并在团体内,才尽其用。又该发动教友开创新的牧灵工作(活动或职位),只要适合社区内的需要,要尽量利用他们的创新能力,或其它建议,甚至连个人对个人的福传也不排除。

新约圣经并不赞成团体的分治,一方面是施行职务的圣职人员,一方面是只限于参与敬礼的教友。在成长的教会内,牧师常设法发现教友的神恩和天分。不仅要利用平信徒去为扶助而工作,而且更要促使他们去传教,自己协助他们去发展神恩,为教会服务,在传教中自己发挥。牧师要让他们尽力实现教民的祭司职务。采用教友服务的目的之一即是增多服务,藉语言或事工在社区内广杨天主的爱。

在斐则联合教会内(Frazer Memorial United hurch),教友可参与的不同牧灵活动有190种。七千五百位教友中,百分之八十三都参与了一两种团体的活动。每年牧师们将各种活动表列出来,然后分派给各会员,要求他们圈点出他们一两项爱好的活动。如果没有项目可选,表上还有一个空格,让他们填上自己中意的新的活动事项。不久就会有人邀请他们接受培训。一年内要负责这一两项活动,多数人是重复旧职。如果将来有新人加入团体,当召开接待会或工作分配会时,负责人就会很快地根据他们的神恩与天才并兴趣为他们安排工作。负责人要注意让尽多的人在团体内作积极的参与分子。

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经营层面,有时也负责培训会员,并鼓励他们作好自己的项目,但总不可代替负责项目的教友对牧灵活动作出决定。斐则联合教会有一个为了公布教友履行职务所感受的喜乐所创建的小型月刊。多次集会中教友为自己的皈依作证,并分享因为教会的服务所得到的益处。这些作证在团体中,激起了不少传教的活力。

5)献身于回应社区内的需要

本章开始所述,各成长的教会都注意并回应了不来教堂的人士和本团体会员的急需。这类急需可能是社区内的贫穷(神形两方面的)。已有活动恐怕已不适应社区内的人,或者因会员不会领导而被放弃了的。这时牧师们要考虑以下三项问题:

㈠ 现有的活动是否回应自己团体内部或外部的需要?

㈡ 这些活动是否适应教会的传教工作?

㈢ 有无教友仍希望,或享有这类神恩和天分,可以为全体主

持此项活动?或有无别的人选可以担任这项领导?

在玛第逊(Mathison)牧师的团体内,有一组人特别负责寻找城中或社区内,精神或形体的困苦,而又不是被其它机构所救助的人。如服务的对象是不来教会的人群,牧灵会负责人应设法让他们知道,是教会团体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也应鼓励教友创新牧灵工作,如此教会团体可以革新,并作福音的光:「让你们的光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的在天之父」(玛 5:16)。

赖于这类牧灵活动,社区会认识他们的团体。就像斯第·焦克兰(Steve Sjiogren)的教会之所以会出名,是因为他们的会员在运动竞赛会期间,免费供应饮料并清理加油站的洗手间(这在美国往往很污浊的地方)。他们为粗心人士放入硬币,以免车主遭受罚款。他们到车库前扫雪,替老年人剪草坪,清理公园,和其它各类善事。服务后他们留下一些卡片,注明教会地址,连带一些适当的圣经金句。

前边已经提过,这类教会不但注意团体外部的需要也操心于内部的急需。例如,家庭探访、牧灵跟踪、神修陪伴或人情伴随的人员,他们都是事先调查合格并曾接受过培训的人。有时人们称他们为平民牧师,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属于牧灵方面的。每人负责几个家庭,为他们树立基督徒生活的善表,回应咨询,时常接触他们,并为他们祈祷。这类活动,为新加入团体的教友也是一种牧灵的跟踪工作。

6)献身于辨别会员的神恩,刺激他们的创新

上述各成长的教会的牧师都认为,促使教友参与教会活动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加强」一项已存在的牧灵活动,而是更好给他们机会创制新的活动(职务),让他们自己去负责。在这情形下,牧师就要辨认他们的神恩,并加以培训,让他们再创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的动力自然也会加强。

会员不应「被迫」去工作,负责人要留意自己的讲道和培训,让他们自愿去工作,自愿承当可以胜任的工作。如有牧师不顾会员的兴趣,强加一项工作,他们为了面子,自然答应,但出自应付而心不在焉。

乔治·杭特第三解释道:“在教会内很多惟命是从的人,常听从牧师的指挥而并不心服,只是从命而不热诚,所有工作,只是完成,不会尽善尽美。”反之,如果负责人能按步就班地先分析会员参与工作的意愿,并分辨他们才能,然后按他们能贡献的时间,培训后让他们开创新的活动,自发的动力自会加强,尽其可能完成这项工作。

地方教会如能发现会员的神恩与嗜好,即上主赐予他们心中传教的呼号或倾向,将会因之受益良多。力克·渥伦(Rick warren)牧师的第三节成长培训课程就是针对协助教会会员发掘自己的,并且可以协助教会团体的神恩和兴趣或特长。如愿简述他的教会组织,可以这样说:让平信徒实行牧灵行动,牧师们则为来日设计愿景,鼓励并陶成会员去完成。

7)献身于创建小团体的架构

为使教友易于创新并运用传教的潜能,所有被观察的成长教会都采用小团体的架构。在这类小团体内,在一位受过培训的领导之下,各团员分享圣经,祈祷并互相勉励。不同小团体有各自不同的职务,为基督徒团体造成一种传教的协同作用

保有这种架构的教会有时被称为超教会(meta-eglise)。因为他们是小团体的教会,而不纯是小组合成的教会。他们的教友在教堂内参与公众仪式,同时也在小团体内集合,这样彼此熟识可打破城市甚致不同教会间的生疏感。共同生活,将圣经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现实化天主圣言),自动自发的祈祷。

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小团体 :

为【再起步】及寻觅者的小团体:对基督信仰的基本道

理加以解释,几乎没有祈祷,但重视分享及互听,使参与者发泄自己对教会的不满。介绍圣经之后请大家相信「耶稣救主」。

装备及成长的小团体:这一团体的主要目标是弟兄间的

互助,信仰与生活扎根在圣经的言语中,分享和祈祷尤占重要位置。

康复与治疗小团体:这类团体好像戒酒会(A.A)一样,

根据治愈和解放的步调进行。

传教小团体:这类小团体各有特殊使命。大家共负同一职

责,或一种特殊牧灵活动(职务):接待、音乐歌唱、对非信徒或不进堂教友宣讲福音、神修陪伴、居丧陪同等。除掉特殊的职务外,他们也有分享和祈祷,研读圣经和人文科学等。

小团体开会时常留一个空位为提醒大家他们是虚位以待,等新人听信福音而加入团体。许多这类小团体都抱有目标,每六个月之内至少要有一新人加入。

每一团体都有一位负责人或领导人,他要经常亲身与团员接触,等于一位牧师。服务人员有时也作教导人。团员通常属于同行、独身者、青壮年、自由职业人等,参与团体属于自由性质。团员生活的素质和回应社区的需要,自会引人进入,并留住人们参与他们的团体。

开会的周期也不一定:可能每周、每两周或每个月一次,牧师有时也让团员自定开会议程,主导人任期是一年,由主导人中推选地区领导人。请他接受特别的培训后,不但要监督自己的小团体,也要照顾其它的住宅小组的负责人。

主导人同样接受培训,并参与月会或周会,向区领导人报告自己团体的事务与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等,并继续他们的陶成。在堂区内建立小团体,需要耐心和劳苦。牧职人员应不怕牺牲时间,为了陶成地区内的主导人和负责人。主牧亲身而又无条件的协助和投入是不可缺少的。

为开始建立小团体,有几层步骤要遵守:

㈠ 研讨的愿景应经过主要负责人的赞同。愿景应适合圣经

传教精神,并回应社区的需要。

㈡ 愿景要写在纸上以广告格式公布。

㈢ 广告的内容应用不同方式:单张、小册子、布告牌、网络等告知堂区信友。

㈣ 要辨别神恩,以发现信友的特恩或天分。

㈤ 要研讨地区的急需,并辨认哪些是平信教徒所能完成的。

㈥ 制定可见的目标,并为完成目标,实际培训将来的负责

人或领袖等。

㈦ 成立几个示范组。

㈧ 让小团体的结构慢慢拓展,使堂区的各种活动可以取法。

为建立这类小团体,需要三至五年不等,它的寿命也有时间限制,

所以团员普通在同一个团内工作两年后,才改入另一团队。

小团体的寿命有时限,因为:

㈠ 它是为达到基督徒成熟期的过渡期

⊙ 为再起步或寻觅者的团体,他们的目标是接受耶稣的救恩和耶稣基督保持密切联系;

⊙为加强神修的团体,他们的目标是和基督徒团体的共融;

⊙ 分辨神恩的团体,他们的目标是要参与教友团体的传教工作;

㈡ 它是因特殊关系而合成的

⊙ 因信仰情绪而形成的团体(传统者,神恩运动者,其它);

⊙ 青年团体;

⊙ 独身者的团体

⊙ 酒徒的亲人团体;

⊙ 特殊种族团体;

⊙居丧家族的团体;

⊙其它;

㈢ 准备参与传教行动的团体

⊙为非基督徒或不参与教会人士传福音的团体;

⊙接待探访或新会友的团体;

⊙ 为团体或社区服务的团体;

⊙ 为教友解释圣经或教理的团体(教理班);

⊙其它;

8)献身于他们的礼仪与活动,适于社区的期待

开始介绍的几个成长教会都竭力了解附近居民的期待,让他们的服务与社区的期待相适应。使礼仪中的音乐适于寻求者的口胃,宣讲者要避免用宗教术语,为了使普通听众都能了解。所有的宣讲都应妥善准备,能应付和解答现代人日常遇到的具体疑难问题,并指明应付挑战的原则。

在他们的礼仪中,运用现代音乐的节奏,常是生动的,几乎全数适合参与者的胃口,使他们不感厌烦。因了这种活跃的表演,教友就不必担心邀请朋友或慕道者来参与时所遇到的不适。他们知道大家都会感到一种受益的经历。这些教会为敬拜上主所有的音乐歌咏,都适合被邀人士的胃口。

牧师们特别留意语言服装和礼仪音乐,务使初次被邀的人不感困扰,好像进入了古董店或历史博物馆。可惜有些教堂好似文化堡垒,极力保持前代的礼仪和音乐,毫无现代气氛,为教会的拓展造成文化的阻碍。

9)献身为寻觅者创建礼仪

乔治·杭特第三所考查的成长教会,为寻觅者特设有不同仪式。教友们可邀请亲友慕道者参加,它是特为不信主或不进教堂人士所编制的。目标就是要他们接受耶稣为主,为救主。专为消除文化型的阻力,使参加者不会抗拒福音或下次不会不再回来。前段已提过,他们的歌咏音乐都适于初来者的年龄层,或福传对象者的嗜好。如果对象是年轻人,要用现代乐器(如电子琴和吉他)来伴奏。跟着一般电台传播时代民歌的旋律,将词句改为向主的赞颂。

一般而论,教会多数在主日早上十点或十一点举行仪式,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在主日这一时段,不信者或不来教会者最有可能去进教堂。不必强求他们积极参与,也并不需要。经验告诉我们,刚来教堂的人并不参与歌咏,不与人沟通或参与任何行动。寻觅者只为听一听或观查一下,并不想暴露自己的姓名,以自己生活的步调,慢慢去消化信仰和履行所听的建议。

10)结论

以上所述都是乔治·杭特第三(George G. HunterⅢ)所观查的几个成长教会的特点,这些教会都致力于:

㈠ 向不信者及不进堂者传福音;

㈡ 鼓励信友祈祷并精神革新;

㈢ 使人数增加,教友的陶成和参加工作;

㈣ 回应社区的需求,辨认教友的神恩,并鼓励他们的创新;

㈤ 建立小团体;

㈥ 使礼仪和活动适合社区的期待;

㈦ 为寻觅者编制特殊的礼仪;

这些特点在它们各自所属的教派内也表现出不同的收获。大都是增加活力,发现惊人的拓展。因着小团体的建立,它们能够扩展,同时还保持热力和友谊的共融。

因着它们特有的制度,这些教会才可以有效地传福音,他们的主要步骤如下:

㈠ 首先,教友团体受鼓励与非教友(不信者或不进堂者)建立友谊;

㈡ 教友们求主赏赐机会,为自己的信仰作证;

㈢ 教友善用机会去给来人分享福音;

㈣ 接受作证的非教友,受邀请参与一种寻觅者的礼仪,或短期地参与小团体,准备几月后正式参加;

㈤ 非教友如未曾接受洗礼,就邀请他受培训准备洗礼;

㈥ 新受洗者,或已受洗者经过相当时期参与寻觅者的礼仪后,

就约他们加入主日集会,藉着不同的培训或成长的培训周,加强他们的信仰;

㈦ 当新教友发现他们的神恩时,也就轮到他们去向外人传教;

为接触无信仰或不进堂的人士,这些教会特别制定了不同的程序:

㈠根据非教会人士的需要编制教友团体的牧灵工作;

㈡根据非教会人士对教会的种种误解制定传福音的策略;

㈢ 根据非教友的文化程度举办相应的礼仪;

㈣ 根据非教友的人数规定拓展的目标;

5. 企业管理原则与教会的拓展

现在我们看看教会拓展的原理,它的原理就是企业经营的原理。

譬如愿景、认识社区和回应他们的要求、领导才能、权力下放、培训人员、以组织的目标和架构作为领导的工具。此外麦嘉仑曾鼓励人,为使教会拓展,要利用企业管理知识。他曾说:“现在正是时间聚焦,在传教的的首要目标,有效地利用企业管理原则,去达成这一神圣目标58。”现在试看几项企业管理原则如何在教会拓展上面应用。

1)以目标来管理企业

意思是说,这一原则要求企业负责人预先制定明确而又可见的目标,以后评估所达到的效果。这是企业管理上既古典又近代的原则,如没有讲清楚可见的目标,就不能管理任何企业59

预定可见的目标使人集中精神,不离开传教的主题。以目标去管理是管理学的第一原则为管理好企业,必须划定目标60

在此看来,更可了解曹牧师为何制定一个明确的小组的目标:如住宅小组集会不以传福音为目标,教会不会被拓展61每一小组和包括多数小组在内的每一地区都有预定的目标62

—————————————————————————————————————

(58)麦嘉仑 前书 第456页。

(59)J. DUNCAN, 管理的大纲(Les Grandes Idéesdu Management)巴黎出版AFNOR 1990 第101页。

(60)同书 第99页 。

(61)Y.G.CHO 住宅小组和教会的生命。

(62)同书 第49-50页。


麦嘉仑更加强调地说:“教会的拓展是天主的圣意,对不信者传福音,应是教会的首要任务,且要预定人数。”他也希望,以皈依的人数来计算,如果不知道要做到哪一步,目标在哪里,为何要去做等,教会很难有所发展。目标和神学基础旣定,就会去掉传教的疑虑,自然效率就会加强。

多数企业管理家将这一目标管理企业的原则归功于彼得·赞科(Peter Drucker )。他于1909年生于奥国,他曾在纽约大学和其它的一些学府作教授,他的名著《企业管理工作》(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被视为经典之作,其中有句话:企业的领导如果为了完成目标而指导63,就可获得期待的成果。自然也要同时运用手中的人力和物力64。指导是对目标进行创新和革新,并不只是简单地管理或被动式地经营企业。

力克·渥伦为向信友说明自己教会的目标和期待的成果,就在布告板上写出来65。教友可以在组织内随时见到布告,将目标写出来使人人都知道,并说明它的确切目标、愿景、使命,甚至有时连策略也要讲明。大小各公司都可以这样动员自己的员工,朝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务使雇员、客户、友人或股东都明白这一机构的本质和志向。福

———————————————————————————————————————

(63)参见彼得赞歌着企业管理工作,纽约,Harper and Brothers,出版1954 第11页

(64)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组员的人品与个性,控制的有效性,工作的质和量,参与者的鼓励和成就感,奖励和报酬,主导人的催动,章程,职位(Practice of Management)第 14页。

(65)请看驼峰谷教会的报告:引领人相信耶稣,成为祂家庭的一员,迈向精神成熟的境界,日后在团体内可获得职位,并在世上光荣天主的圣名。(渥伦着 同书 第107页)


传的布告说明自己与众不同的目标。有明确的目标的企业,成功率大过其它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企业。

彼得·赞科很重视企业目标的展示和通告。他相信不少企业只因忘记自问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究竟在做什么,而自消自减。目标和成果应成为企业管理的日常范例,故此,我们也经常见到成长教会的牧师们都在努力确定自己教会的目标与自己的特点。

2)统筹并认识自己的社区

为获得教会的拓展,麦嘉仑很重视统筹。他曾说:“没有大胆地统筹,教会的拓展便很少实现66。”企业经营以目标作为主导,统筹则是企业的第二主导。根据企业的总目标和策略,作出有系统的工作程序67

企业管理界的标准叫做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ies-Threats),意思是优势、弱点、机遇、威胁。要求主导人根据自己组织的优势和弱点,环境内外的机遇和威胁68制定出自己的策略。统筹是根据自己组织能作到的,在某一环境中应做的事功。统筹要注意自己组织所关心的人群,划定一个地区和可提供的主要服务,并分列出需要的技术,将目标和成果列成先后的次序,并将之所

———————————————————————————————————————

(66)麦嘉仑 同书437页 。

(67)林道(Lyndall Urwick)是这一说法首创人之一,他着有Elements of Administration:倡导以逻辑方块绘出企业管理的图案,企业管理包括研究、预算、统筹、适宜性(考验企业是否适宜情况)、组织、调配、秩序、指挥、检查。

(68)原来是安究斯(Andrews)讨论主导人或职位时,首先创出了SWOT的典型,为使领导人的行动指向要完成的目标很有用。这工具称为组织策略(Corporate Strategy)为准备来日并长期目标而采取决议的典型。


以如此处理的理据阐述明白。

力克·渥伦牧师曾有过运用SWOT策略的特殊经历。他选择的目

标和采用的统筹都和环境有关。他留意认识自已所处的社区并回应

它的需要。明知在那地区内有很多好的教堂,他设法只选一类人民,调查他们的急需:我首先要听他们自己讲出他们最大的需要在哪里69

他把目标锁定若干人群,即群体中最被堂区认同的人群。每一群体都需要用他们自己的文化可以悟解的词句介绍圣经70。这一适合文化的统筹策略是一贯的,因为他计划要自己的团体回应这一群体的期待。但他在实际运用时可随时调整,这在企管学方面成为增量策略

3)组织性的结构

当观查成长的教会时,发现住宅小组的建立可以保证教会的拓展71,麦嘉仑认为它可使基督教会神速拓展。企管学方面也定明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分散集中领导的机构,使能适时迅速回应环境的需要,并做出有效的决策。

不少有分量的研究证明美国工业惊人的发展就是由于分散领导的结构72。赖领导人的创新,适应新科技,人口的变动,资源供应的行情等。

—————————————————————————————————————

(69)力克渥伦 同书 第40页。

(70)同书 第159页。

(71)天主教会方面,住宅小组往往成为堂区福传小组。

(72)Alfred Chandler 曾对几个大公司作过深入的研究。如Du Pont,通用汽车,纽泽西标准油公司,Sears Roebuck and company等。他的结论告诉我们,公司的有效发展多数来自他们灵活运用组织的结构。


企管学说明,过度中央集权可引发形式化的机能障碍73,组

织的死硬化,后卫部队的设立等。抗拒变通,阻止企业适应环境的性

能。这一抗拒阻止拓展,也减低组织的效力。因此曹牧师以住宅小组去分散教会的集体领导,这样才使他的教会得以拓展:前边已经解释过,我们教会的拓展基于目标的确定和住宅小组的建立74

天主教会方面,梵二文件和不少通谕都重视信友的责任—参与福传,以言以行,为基督作证。如要实行这一嘱托,必须采用一种分散堂区结构的方式。让每一教友加入小组并分担一份责任。但传统的教会结构往往尚未改变,仍要教友坐在教堂的观众席位观望礼仪。住宅小团体供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它不但实现教会的共融,而且也使教友共同分担福传的任务。

4)领导与权力委托

在成长的教会内,好似必有的现象就是他们的领导才能。曹牧师在他的书中强调,领导人的才能是不可或缺的。愿景来自他们,并由他们公布给全体会众。目标也由他们选定,他们统筹、计划并定出预算,也是他们动员群众并酬谢群众。曹牧师以尊重、酬谢、爱护等方式动员并答谢他教会内的各负责人。贾罗维的教会内也实行酬谢的策略—平信徒的职位越重要,牧师也越加强对他们的酬谢。

企管学要请领导人亲手定立组织的使命,打破传统,重新设立愿景;改善成规,竭力完成目标。但领导人不应「令人」去做,而是「

———————————————————————————————————————

(73)机能障碍也能出于组员的惧怕改变。

(74)曹牧师着:住宅小组与教会的生命 第83页。


与人同做」。做的行动要和组员共同分担,因而产生企管学的关键问题—授权,这在成长的教会内也得到证明。它们领导的职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成效并不单靠主导人的天才和个人的神恩,而在于它能否授权给属下。当曹牧师病倒时,他不得不授权于属下,然而他的教会却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梅瑟也曾因操劳过度而授权他人……耶特洛看见梅瑟太忙碌,遂告诉他授权别人,免得自己疲劳不堪而无法满足众百姓的要求75

授权应该连同机构的变化形成一种分权制度。只有意愿授权而没有分权制度,拓展是不会凑效的。授权和分权制度两者都应兼行并施。

5)企业规划和追求卓越

企管学面对社区的改变要求适应,这就是企业的规划。规划是一种方法,为使企业适应他们的环境,动员所有人员去完成使命。这是大约在1980年中期,企业顾问与各主管人为应付当代时局的挑战而发明的策畧。面对环境的转移,使他们发现了为更有效地完成目标而动员企业全体员工的重要性。

企业规划有关大家参与组织的改建,同时,为动员会员向着共同目标迈进而采用的经营方式也非常有关。企业规划的理论为传递共同的愿景,要运用不同的方式,为能达到全体动员的目的。这一理论也非常重视追求卓越,这也就是力克·渥伦和贾罗维等牧师所讨论的在教会中追求的优良品质。在最近的二十五年内,追求卓越在企业方面

———————————————————————————————————————

(75)曹牧师着:住宅小组与教会生命 第24页 (出:18章)。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正好回应了大家对产品以及服务信赖的期待。故此,今天我们才见到优质产品的连环性和企业界共同参与的集体进步。

企业规划的起因是由于对企业使命的反省和对自身价值观的肯定(员工发展的可能性,组员分担责任,参与计划,并受到鼓励。企业经营的透明度,追求卓越,优良服务)。很明显,为面对重要的改组,合并或收买,结构的规划是必要的,否则自家的人也很难辨认出出自家的标记。关于教会也是一样,这将是一种适时的干预,好适应社区,动员会众,指向大家共同的福传大计。

6. 领导能力和教会的拓展

有一本畅销书,书名《领导权内二十一条不可驳斥的定律》,作者:江·麦克斯卫耳(John Maxwell)主张,一种组织的成功系于负责人的领导能力。他认为大部分领袖在运用集体领导原则,并不限于时间和地区。凡人希望领导技能,都能学得到它的不同定律。

董·海立哲(Don . Hellriegel )和江·斯洛古(John W. Slocum)出版了不少管理学的书。他们把领导力定义为:能够影响、动员并引领他人趋向一个确定目标的才能。美国建国后的第六位总统,江·坤席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曾写道:若你的行动启发别人梦想学到并成就更多事项,你就是他们的领袖

的确,有人先天就具有领导才能。江·麦克斯卫耳更确定有些人生来就有领导的天才,领导才能有时因演变而成功,当事人尚不自知。但领导能力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以下我们将陈述几项领导人应具备的特点,希望能协助教会负责人或主牧改善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并引领教会步入成长阶段。

领导人应保有积极精神。江·麦克卫耳曾说:“我们精神状态可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是我们最坏的敌人……可吸引,也可拒绝人,它是我们未来的预报者。”如果我们精神积极,可令我们走向成熟及组织的发展;如果是消极的话,可比作一种疾病,不思进取,自封自闭,连累未来。有积极心态的人保有乐观先见的思路,所以,凡领导人要有信心—可以改善事物。

领导人要有敏锐的传教意识。领导人都是献身于自己教会的事业,他们的工作都是为达成他们传教的使命,清晰、优先的目标早已确立。

领导人要超越现状。领导人不当保持一种管理员或消极的经理人的心态,应当敢于超越现况,为使组织拓展,善于完成组织的使命,并要敢于体验并发展新的结构。

领导人面对未来要有愿景。领导人应明了如何动员自己组织的群众,把一个清晰而要完成的愿景传报给大家。普通愿景应简明而动人,它是教会来日的影像;也可注明地区,并且还要注明教友团体应在这个地区的社区内所要担任的角色和所需要的机构。它是今日和来日的桥梁,合乎实际情况,并引起教众的希望,好去动员他们。

领导人要准备「支付代价」。几时我们尝试超越自身的限度,必须感受一定程度的艰苦。为展现我们的潜能,需要跨越一些限度,我们要在物质或情感方面付出代价。领导人要时刻准备付出牺牲,忘却个人私利,以便完成组织的使命。

领导应寻求展现他们的技能。圣经告诉我们「因着指挥,家庭得以兴建;因着明智,家庭得以稳定」(箴 24: 3)。力克·渥伦牧师在开始工作之前已阅读了所能找到的有关教会拓展的书藉。领导人应不断改善他们的工具,增强他们的功效。

领导人应与他人和谐相处。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曾说明,成功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所谓领导,是在求人帮忙之前先感动人的心。此外,团体成员一般是先接纳领导,其后才接受他的愿景。

领导应学会与他人共同合作。「一位领导不论怀有何等的知识和经验,如不能经由别人完成自己希求的成果,他将是一文不值的领导」(保禄·结蒂(J. Paul Getty))。领导应让同工明知他要做什么,并对他保持信心;说明自己的意愿,并将已得的成果随时报告出来;要求他人合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接纳各人的区别,并确认每人的贡献。

领导应对准目标而工作,并为此拟定计划。领导为实现他们的愿景要规划出可见的目标,他们应具备足够的才能去解除困难,并定明工作的急缓程序。彼此协调以完成目标,协调的目的就是为不断地改善组织以获得成果。

优良的领导应会开创组织方面的协同作用。领导应把小的成就集合起来,创造活力和成功的气氛;使群众自信,并信赖领导,轻松愉快地去完成任务。

领导要有自控能力困难是难免的,面对困难,领导不可以以负面的情绪应付,应避开冲动的决定和仓促的反应。

领导与领导之间应合作各领导人不能作个人英雄,应花一定的时间与其它负责人分享自己的愿景,回答各项问题,让他们各自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最后才为团体决定新的目标。去掉其它领导人的信赖或越权干涉,不会产生领导的权威。

领导人培育其它领导人领导人的首务不单单是研究和公布愿景,也需要培育其它领导人,手下领导者的增多,才能让总机构去拓展。应不怕他人作领导,如此在他们离开之后,总机构仍可继续下去。

领导要听从劝告圣经告诉我们「愚昧的人,常以为自己的道路正直;但明智的人,却常听从劝告」(箴 12:15)。又道:「运筹帷幄,必须商讨;进行战事,必该凭智谋」(箴 20:18)。

领导要言行合一领导以行动带头,先行后言。他们既已认清自己组织的价值观,就应让自己的生活在群众中表现出来。

为使他们的基督徒团体扩展,主牧要以负责的态度实现他们的领导,即遵循人性的逻辑,向他人实施影响力。教会的领导人要负责遵照福音的指导,推动教会的形象。这形象不单单是教友团体数目的增加,更要使会众在爱主爱人的质上加强。培训教民分担,并使其参与教会使命的职务。

7. 圣神内革新和教会的拓展

好像麦嘉仑所说的,在圣神内革新是教会拓展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神恩运动或神召性的教会内,常用革新、觉醒、圣神内受洗、圣神降下等名词。因为圣神是主动者和中心枢纽,相信圣神才会有奇迹出现。这种信仰能动员天主的能力,出现异象和奇迹「瓦格纳语」(P. Wagner)。瓦氏解释道:“这些教会的基本动力就在于圣神,神恩的出现就是受洗者的日常生活。”所以,牧师们都认为圣神能力的表现成了他们工作职务的整合。

如此教会人数的增多,不单视为数目的增加,更视为有意协助天主今天的临在和能力的实现。所以,这些教会不忘圣神是传教的主角,是祂在传教上领导教会。圣神临于教友团体,让他们完成受托的使命。圣神接触接受福音的人,并准备他们接受信仰的恩惠。祂和基督一同实现,并通传教会所宣讲的奥迹。故此,教会是与圣神的能力合作才做出教会的觉醒和增长。

觉醒使人回忆宗徒大事録的记载。美国布道家穆迪(Dwight Moody)曾说过:「按照你们祈祷的程度,接受觉醒的效果」。初兴教会,尤其是在五旬节日那天,是在祈祷集会中接受了圣神的降来。

琴巴拉(Jim Cymbala)牧师领导的布碌克林天幕教会(Brooklyn Tabernacle)76现有一万多人。位于纽约市东部,处于毒品暴力与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关于亲巴拉和巴乃特(Jim Cymbala andTommy Barnett)两位牧师的消息是取自精神资源日报(journal Ressources spirituelles) 3 号 2002 年冬季。


种罪恶横行的贫民窟。当日只有几百名教民,适遇琴巴拉牧师身患重病 ,身无分文,又健康欠佳,于是向上主呼求道:“我不知要做什么,有人说为使教会拓展应有愿景,有人说应组织住宅小组,另有人说应创建主日学。可是,主,你若不急速相助,我们连小教堂也保不住了……在这急迫的时间我该做什么?我身无分文,又处于如此的社区内,太困难了!。”

上主在他心中启示以下的信念:若你促使教民向主恳祷,祂会协助你的宣讲,照料你的资金,也会派来很多人,到时侯你的教堂将容不下如此多的人。他把这一灵感向教友说明,遂之开始周二晚间的祈祷会,上主也开始实践自己的许诺。

日后,他的教会迁移到新建的楼宇,每主日三次集会(十一点,十五点半,十七点半)后,大家仍继续祈祷。而每次集会都是两个小时或两个半小时。教堂内每一角落都挤满了听众,周二晚间的祈祷会演变成每周七日,每日二十四小时常有人在轮流祈祷。在这个教会内祈祷受到重视,连主日集会时也有四十或五十人在另外一个地方求主协助牧师的演讲。琴牧师向人解释道:“上主不会弃之不理或说不,我不来帮助你们。”我们讲道的人太多,而祈祷的人却不够。他并不否认宣讲的价值,但他认为圣神降临信者身上,才真是精神觉醒的起因,教会的拓展全赖于祂。

琴巴拉牧师又进一步说:历年来回忆上主的作为,我看到我工作的中心就是祈祷的集会:“我们向主呼求,上主就回应。”对他来讲,祈祷集会赋予我们需要的精神与活力,去完成上主的命令—上主将圣神赐予向祂祈祷的人。被圣神所充满,并不是一种机器式的经历,而是持久的现实。主的民众可以经历圣神的再度降临,使他们穿上神力、喜乐、自由和劝化流失者的激情。这就是上主在我们祈祷会中所做的77

陶米·巴乃特(Tommy Barrett)是另一位牧师,曾同样经历过自己教会的觉醒与拓展。他的教会名叫主的第一集会(First Assembly

of God),是美洲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拓展快速的教会,今天有教徒一万五千名。这一教会的觉醒始于一次牧师论觉醒和祈祷的讲道。那是一个主日上午,他邀请民众在家庭内组织祈祷会,有千余人回应他的邀请,其中有几百人自愿每日祈祷一小时。其后他改为每周一早六点祈祷,有几百人,有时几千人每周都参与。

陶牧师道:“当我们开始这样祈祷时,教会的事业便发生变动,许多人皈依。”教友们不仅祈祷,有的也守斋,热切持久地寻求天主的惠顾。然后他们到大街小巷去作证,劝人归向耶稣基督。经常有一位牧师,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等待随时而来的需要忏悔的男女人士。这类觉醒从未停止,觉醒即是上主对祈祷的回应。

陶牧师认为觉醒的主因不单是祈祷,也在于设法引领外人参加礼仪,使之充满圣神。洛杉矶之所以有上千人进入教堂,就是因为每主日晚间,人们派出二十辆巴士接送街上康复院、退休院的老人们:我们终止引领亡羊回归教堂,这种觉醒的现象也就停止。单单祈祷是不

———————————————————————————————————————

(77)「醒觉始于祈祷」前述精神资源日报三节 2002年冬季。


够的,信心无工作是死的……有时我们被误导,一个教会只要祈祷或实地工作就足够了,但我们两方面都要兼收并顾……我告诉教友们,为一小时的侍奉主,需要两小时的祈祷78

为实现觉醒,牧师们应做的不单单是使信友团体恳切求主,也要培训教友实行善功。一座城镇不论大小,而牧师想要普及全城,只要留在教堂的跪凳上。他只须鼓励教友:「为何不去寻找一种急需,一

个空间,加以回应,加以充满?」。陶牧师在自己教会内向教友道:“为何不开始对参与者、坐轮椅者作一种服务工作呢?”一位女人做到了,她每周带领十位坐轮椅的人士来参与礼拜……有人发起为艾滋病人服务,另有人为机车党人开创一个教堂。

训练人,让他们自动去服务,向他们说:“为何不去寻找需要服务的急需呢?”发现上主召叫你的地方,去见那些人,以后在主日早晨带他们来教堂,向他们传福音,并尽力使他们获得救恩。精神醒觉的幅度由我们而定,因为我们祈祷并寻求上主圣意的努力就是我们醒觉收效的尺度(陶米·巴乃特)(Tommy Barnett)。

———————————————————————————————————————

(78)「醒觉始于祈祷」「精神资源」三期 2002年冬季。

8. 成长的因素:结论

根据本书第二部分所列各因素,我们希望尽可能对各种使教会拓展的不同因素作一个总结:

第一因素:坚信教会的拓展是天主的圣意;

教会的牧人们应确信上主愿意教会拓展,而且教会拓展就是教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因素:为使教友团体拓展甘愿奉献身心;

教会牧人们为使教会拓展甘愿奉献身心,不怕一切不可逃避的艰苦,准备好多年去承担工作。

第三因素:为了献身于教会的拓展,放弃一切其它管理的杂务;

拓展教会的牧者,不宜受管理维修等事务的困扰,也不要为任何与建设教会无直接关系的事务操心。

第四因素:为使教会拓展,要事先筹划并准备;

多数教友团体都希望拓展,但拓展并不只出于善意,而需要筹划和准备。不同研究调查的结果顕示给我们,必须预先筹划策略,找到新人加入的团体,教会才可能被拓展,否则就不会。

第五因素:不可怀疑人类得救的唯一道路;

圣经告诉我们,「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宗 4:12);「耶稣是道路、真理、及生命,除非经过祂,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 14:6)。耶稣是唯一的救主,邀请男女人士接受祂,跟随祂,这并不等于招兵买马,扩展势力,而是每一基督徒的责任所促使的结果。

第六因素:对传教的使命要有相当的了解;

教会拓展运动的创始人麦嘉仑把教会传教事业定义为宣传耶稣基督喜讯的企业,使人成为门徒,成为教会的负责成员。如此管理教友团体的任务虽然重要,但不可同等看待,要有先后之分。找回亡羊,使人成为门徒的福传工作,应视为首要的牧灵事务。

第七因素:以祈祷去发动并陪伴传教工作;

成长教会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拓展之前要有了几个月的祈祷。并且还要以祈祷陪伴教会拓展,并挣得男女人士皈依基督。

第八因素:福传的布告;

写出福传的布告可使教友团体了解未来的愿景,把它写在纸上,并以不同方式把愿景告知教会全体民众。

第九因素:协助全体教友接受改变;

为适应拓展,各方面必须有所变更,而人性却惯于保守。为避免一些无益的抗拒,必须事前告诉教友,准备接受各项将要来的改变。

第十因素:深化教友传教的天责;

教会本身就是向外福传,但太多教友并不了解传教的身份。故此, 全体教友应进一步地明了自己传教的责任与身份。

第十一因素:加强教民的精神热火;

精神革新(亦称觉醒)是圣神降临人身上,使领受者把其它兄弟姐妹得救的事业作自己一生的工作目标。主的爱火催动他们,衷心切望他们的近人尝到福音救赎的功效。圣神降临,赐予他们能力和热情,让领受的人能为基督作有效的作证。皈依者增多,基督团体也因之拓展。事实上,拓展的堂区也多是圣神复兴运动的堂区。因此,教会举办使教友增加精神活力的活动,为教友本身是有益的。例如:举办祈祷会、祈求圣神重新降临、读经会、明供圣体、修和圣事等。如果有圣神复兴的迹象,领导人就要伴同他们。

第十二因素:训练并动员全体教友,向不来教堂的人(非教友及不来

教堂的人士)作证;

为使拓展实现,教会应先有坚信不疑地接受耶稣为主、为救主的教友,且视教会拓展一生的重要事功。并需要协助教友,供以适当训练,使之有能力向不信者传报福音。

第十三因素:请教友在亲友近人前作证;

经验告诉我们,多数初来教堂的人们都是被亲友或近人邀请而来的。为使邀请有效,最好是请教友向周围的近人直接作证。

第十四因素:预定数目的目标;

教会的目的是找到不认识基督或未接纳基督的人,并使其归向上主。为完成这一目标,基督徒团体的首要任务应是举办有效活动,引导男女人士信奉耶稣为主,为救主。成长教会的牧者应亳不迟疑地对数目定出目标。也利用前进的曲线绘图,以表明他们传教方法的有效性。这并非为了追求表演能力或数字的满足,而是为评估传福音的有效性。因为除了数字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计算达成目标的程度,这也符合召收门徒的大前提。定出归化者的数字,即是在信德光照下预定皈依者的人数,划出曲线来为标明我们努力成果的高低,好改进我们传教工作的方式。

第十五因素:辨认可接受基督的人们;

有时天主安排人心,使之易于接受而获得救恩。教友宣传福音时,应该向易于接受基督的人作证79。如果一群人拒绝,恐怕就有另一群人被感动,教友应走向回应皈依上主的人们。所以,最好的福传策略是在自身周围发现最易接受的群体,并为回应他们的需要而举办活动。

第十六因素:不忘同类相聚的原则

依麦嘉仑研究的结果,男女同样乐意成为基督徒,但不愿穿越种族、语言、阶级等隔阂。在他们喜欢参与的教会中,其成员都是和他们同样的讲话和行动。为加强传教的功效,不但要劝教友与非教徒保持联系,而更要求他们,特别在自己文化社区内的群众面前为主作证。

第十七因素:热情欢迎新会员;

在教会的礼仪或活动时,要事前为接待初次出席的人安排接待组。到适当时间,但不宜太迟,应请这类新来者为信仰作证(讲出如何接受耶稣为主、为救主),也应邀请他们参加培育课程。

第十八因素:要装备并建立小团体;

仅为一项特别的需要,或信仰课程,或福传工作建立小团体(也

———————————————————————————————————————

(79)在易于接受的人中,例如:第二次来教堂者,或为居丧的家人,有刚搬来本区的住户,有人迁来是为远离不良嗜好(酒徒、毒品、色情、赌博等),新皈依者的亲友,新生儿的父母等。易于接受的人中,多次有的是身经人生考验者,如婚变、失业、经济困境、夫妻或家庭困境、孤独者、愤恨、犯罪感的人。


称为教堂小组、家庭教会),可以训练教友团体增强弟兄之友爱,使平信徒加入传教行列。譬如,可能组成一个小团体㈠ 专为给新会友介绍教会的要理或堂区的愿景;㈡ 重温要理、祈祷、读经等小团体;㈢ 分辨神恩;㈣ 复健及痊愈;㈤ 对非信者初次宣讲的小团体;㈥ 探访小团体(老人、住院病患、失业者等)。

第十九因素:训练教友,为以后付以职务;

信友团体的负责人应把每位信徒视作传教士。如果信友有机会参与他们有兴趣,且适合他们神恩的工作,他们都可以在教会内从容服务。问题是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神恩去陶训他们。第一步他们要参与分辨神恩的课程。如此做来,依照信友的天分和兴趣规划团体的活动与建构。一旦教会的活动和小团体的运作依照信友的天分和兴趣来划分,工作将轻而易举。人尽其才,自动发展。信友受过训练之后,就该负起责任。牧师独自一人不会使教会拓展,他应找到可信的人委以权力,以后只需辅助,并且只在必需时或负责人出缺时才加以协助。

第二十因素:陶冶信友使神修成长;

由皈依而至神修成长是一种持续的进程。信友不单单需要以言语做福传,并要参与其它的福传工作,更应该在万事之先,将自己的生活福音化。这将是每人终生的课题,这一任务可在小团体内完成。

第二十一因素:以不同的音乐和歌唱举办事奉或礼仪;

教会成长运动的研究结果清楚的告诉我们,近代音乐吸引不少人来教堂参与礼仪,去掉音乐,他们可能不会来教堂

第二十二因素:大众易明的语言(陈理清楚,语言简赅);

讲道者对毫无神学常识或不明基督信仰的群众要用容易理解的语言。

第二十三因素:建立一种高素质的网络;

教友团体应建立一种高素质的网络,使搜索器易于找到,说明教会的使命和愿景,并写明所有敬礼的时间与地点、路向等。对寻找人来讲,网络可能是教会的第一窗口,这决定他的走近与否

第二十四因素:优质服务,杰出工作;

许多成长教会的牧者都以『优质原则』治理他们的教会,使用优良的物品、杰出的人才,培训工作要求尽善尽美。「革新」、「会员满意」、「评估」、「持续改进」都是他们的惯常用语。

第二十五因素:使教会进入文化;

教会进入文化的意思是使教会在文化方面尽量接近所要接触的人群。例如,语言、生活习惯、音乐情调等,在敬礼服务方面适应他们的口味与需要。也要从这群皈依者中选用负责领导的人选,这也是非常有利于教会的作法。

第二十六因素:生活廉正;

基督团体的成员,尤其是牧师,要在生活中表现廉正;在所讲的道理上,表示出对作者权利的尊重;正常付税,毫不逃避政府的税务;重视环保;教会支出的透明度;对教民私人的讯息严守保密;工资要合理化等。

第二十七因素:合一与和平的楷模;

教友团体中如有重要不和,往往会使会员流失。会员的增长与毫无敌对现象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十八因素:教堂地点要适宜,体积要恰当;

教堂的所在地和体积也很重要。人们可否容易找到?由公车或其它交通工具是否可以到达?地区的人口是否在增长?是否就近所要接触的人群?面积是否恰当(敬礼时信友应达到40%至90%)?有无停车地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考虑,好避免来日拓展的阻力。

第二十九因素:提供爱德表率;

爱与同情是福音的固有价值。教友团体应组织活动,适应地区和会员的需要(探访病患、为病者祈祷、陪伴临终者、陪伴居丧者)。

第三十因素:不要担心向信友团体请求物质和精神支持;

成长教会的牧者应毫不迟疑地向教友要求支持,并为传教事业请求他们热烈的祈祷。

第三十一因素:避免在教堂杂物管理上的拖累;

有的教堂为完成目标,不惜运用有反人性尊严的方式,使会员不

能发展所能80,演变成邪教的风度。对于管理失控的戒心可避免负责人在事情未发生时避开可能的错误。(参看本书第四部分,管理团体事务宜避免的过度和失控,及其它追求拓展中应避开的错误)

第三十二因素:为使教会整体拓展,各项职务要平衡;

虽说向非信者与不进堂者福传是拓展展教会的最重要任务,但这

不是唯一的。为使整体拓展,要各职务配合发展。教友团体不应只求

——————————————————————————————————————

(80)展观所能是人能发挥它的最大能量进程。


人数的增多,也需神修程度和履行职务的机能等各方面的配合。其它任务如教友神修的进展(教理研读)、教会职务的培训、团体共融(友爱及社会工作)、关怀贫苦(团体内外的爱德工作)、崇拜礼仪等。

第三十三因素:从详研讨有助教会拓展的各项原则;

牧师对有助教会拓展的原则应具备深度的认识。本书的对象即是讨论这类原则。

第三十四因素:利用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

牧者如能利用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去发展传教计划,必受益良多。可协助他们筹划活动、定明目标而管理、准备预算、评估教会活动等。(参看企管学原则和教会拓展,本书第五章和整个第三部分)

第三十五因素:深查各种可能阻止教会拓展的不同因素;

教会拓展的研究者不单注意有助教会拓展的因素,也曾考虑过反面阻止的不同原因。(参见本书拓展运动的主要观点。本书第二章)

9)结论

为使教会拓展,教友团体可实施其它教会已实验过的拓展原则。但这并不是要人做「克隆」或加印其它教会拓展的副本。好似植物一样,它们有共同点,也有彼此的差异点。教会也同样,有其共同点、方法、结构等,但因社区环境,文化程度等各自都有它的特异点。拓展的教会固然把拓展的因素派到用处,但好像植物接枝一般,生存在他自己特殊的社区内,还要浴火重生再度发展。

第三章 如何实现自己堂区的拓展计划

如果你是堂区的牧者或负责人,并且也希望见到你的堂区得到拓展,首先第一步要考虑的是,使教会拓展的各有利因素,也就是本书第一和第二两部分所讨论的内容;第二步就要筹划和设计怎样去拓展。

1. 筹划拓展计划

为何要筹划?罗伯特·斯枯勒(Robert Schuller)曾拓展了北美最大的一个堂区.。他曾答复道:“谁不预作设计就是为自己的失败作了设计。”本书第二部分已提到的曹永基、力克·渥伦和贾罗维牧师等都为他们教会的拓展做过苦心的设计。

设计即是预作筹划,如何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去完成传教的任务,基本上是一种反思筹划的过程。在动作之前,先回应一下四个基本问题81

⊙ 我们的现况怎样?

———————————————————————————————————————

(81)设计的内含,在此根据一般团体组成企业的策略。


⊙ 我们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 如何达到这一地步?

⊙ 如何去检讨我们的进度?

由这种思考写出一种文件,称之为拓展的计划。这是负责人为达到拓展所要采取的行动和工具的撮要。

要内部和外界的人都可阅读。各领导人和全体教友都应有一共同的愿景,好集中力量达成目标。同时,对外界人士,它可向外宣告拓展的计划,并邀请各方有才干者贡献力量,并请各位仁者解囊捐助。策划书不宜太长,以简明为要(最多十至二十页)。

⊙总目;

⊙计划的基层组织—传教-环境-愿景-目标-标榜的价值观-权力结构-领导和人力-主导组-工人-外来的资源;

⊙预料的风险;

⊙说明目标;

⊙各种活动;

⊙详列各项目标;

⊙工作的筹划;

⊙各项资源;

⊙管理的结构;

⊙前进的指标;

⊙预算经费;

⊙各项附录;

1)写出福传的通告

计划的第一步是写出福传的通告,简赅地说明基督徒团体是什么和它存在的理由。要简要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我们是谁,所贡献的服务是什么?

⊙为何我们在这里?

⊙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所属教会的工作和使命促使我们进行何类的福传工作?

下面举一实例,可协助大家做出福传的通告

我们教会的使命是:______________(我们被召要做)

藉着__________(我们如何去做),为使__________(为谁?) 能够 ————————(为何我们要做)。

至于如何写出福传通告的详情,请参看本书第四部分,第六章:如何写出福传的通告。

2)研究社区的环境

计划的第二步是研究社区的环境。这一工作的理由是为认清教会的力度弱点(内在的),当地社区的时机威胁(外在的),以及一切对教会能否实行任务的决定因素。靠着这一对教会现况的分析,可供给来日计划十分重要的讯息。

有关内在的条件,我们可以提出有无可以拓展的条件。例如,经济能力、管理层面(领导才能和领导层的结构)、工作人员、方式、运作结构等。至于外在条件,要看各种情况,经济环境、居民的移动、科技的进展、地区和立法的改变等。

更详尽的环境分析,我们将留到本书第四部分第七章讨论。

3)设计愿景的海报

第三步是设计愿景的海报。描绘出教友团体希望的未来情况,引

人感兴趣的憧憬情况。愿景海报通常回应以下几个问题:

⊙ 教友团体衷心祝愿什么?渴望见到什么?

⊙ 希望当地社区的人们对教会持有何种形象?

例如,我们的愿景是一个成长的教友团体,是会员达于神修成熟的程度并抱有传教神火。

下面本书第四部分第五章将会从详陈述愿景。

4)标榜追求优良的风度

第四步是定出标榜的风度。说明引导并辅助我们实现愿景,为传播福音所具备的信心和决志。通俗的讲就是以下各问题的答案:

⊙ 为实现愿景或完成福传任务我们应采取哪种姿态;

⊙ 我们所标榜并追求的优良风度在哪里;

例如,我们要采取以下的优良风度:信仰-爱心-果敢-技能等。

5)预料的风险

第五步可能是查实拓展计划,可能引发的牧灵风险,并预先提供解决办法。

譬如,为追求教友团体的拓展,如果过分依靠实效,就可能遭遇难题,负责人可能巧计利用他人以达成目标。为预防这一风险,在追求拓展时,应注意两项标准:平衡和正常(合理?合情?)。

⊙ 追求拓展是为教友服务,拓展便是正常的;如能使教会各项功能同时拓展,拓展便是平衡拓展。例如,为非信徒或不进堂人士传递福音;教会的礼仪庆典,友爱;教友在信、望、爱德的成长;教友在团体服务的培训和平信徒为某项责任的训练等。

⊙ 追求拓展的平衡和正常化可使①领导人员及其它负责人不因教会的拓展而忽略自己家庭的任务和自身的健康;②培训门徒的同时,也要使教友团体正常发育(神修、心理、身体各方面)精神方面的正常进步(弗 4:11-14)。

⊙ 与计划相连的其它危机:

▪ 毫不分析或不经检讨地套用别处的拓展计划;

▪ 封闭在自己的计划中;

▪ 计划有些许成就时,便固步自封,不求改善;

⊙ 为避免以上的错误,领导人应当保持开放的态度、谦虚、分辨的心态,持心柔顺向圣神开放(宗 21:4)。

6)说明目标

第六步要说明目标,即是教友团体所追求的目标。为实现愿景并为完成教会使命的导向,也就是为达到拓展所采取的策略。比如,在我们的教会内,为使之走向拓展,我们应采用哪种拓展原则?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善?

以下各问题的答案可启发我们将目标公布出来:

⊙ 标榜的目标是否与教友团体的使命和价值观相吻合?

⊙ 这些目标是否可以协助我们完成愿景?

⊙ 这些目标是否顾及到社区内外的环境?

⊙ 这些目标是否清楚地指明教友团体应做什么?

⊙ 这些目标是否形成来日活动的图案?

目标示范:

⊙ 在教友团体内建立家庭小组;

⊙ 筹划为召集寻觅者的会议;

7预定可以见到的成绩表

第七步是定下可见的成绩表(事先预计的成就)。

以下各点可协助大家写出各项事功;

⊙ 列明教友团体为努力达到目标所要实现的各项较小事功;

⊙ 每一目标应至少有一项工作,有时一项目标需要多项事功;

⊙ 每项事功的计算要以数字表明出来,也要说明教友团体为完成目标要做出的几项事功;

⊙ 因为每项事功都要计算,所以为每项事功都要有一个计算表;

⊙ 计算表列明各项进程中所有的变更,事功的计算法要简明易懂,要使不熟悉内幕的人看了之后一目了然。

事功应是简易的 (英文五个字母合成:SMART) :

特别指定 (Specific)

可以统计的 (Measurable)

容易完成的 (Accessible)

合乎实际的 (Realizable)

定明期限 (Temporary)

举例:

⊙ 在定期前,增加三个家庭小组

⊙ 在定期前,在教友中要增加百分之三十的青年人

8采取行动

第八步为完成已定的目标要采取行动(策略性的行动)。所有行动要指向教会拓展的因素,并以何种方式去完成希求的目标。

以下的反想可协助大家找到这类策略性的行动:

⊙这一行动是否迎合教友团体的使命、愿景、宗旨、价值等;

⊙行动是否指向所要完成的目标或方向;

⊙面对堂区的现状,可能的风险和经费,这一行动是否适合;

举例:

目标

行动/期待的成果

工作(策略性的行动)

-----

2012年六月三十日前

住宅小组数目增加三个

选取并培育十二位小组领导人

-----

2011年之前使参与教堂的青年们增加30%

每周采用现代音乐为寻觅者举办礼仪活动

图1

9)具体行动

设计的第九步是具体的行动时间。可以把教堂的地点指明,画出地图,清楚指明,连带说明选择地点的理由和所要改善的地方。交通方便,容易进出;如若可能,再加上一些逐步改善的绘图。一切都适合市区的规划,完全按照市区安全与卫生的规定等。

计划开始时要预先看到可能发生的物质损害的风险(到期工程尚未完成、经济困难、超出预算、车辆被打破、电脑尚未装妥等),并随时应付或解决的方法等。

10)选择管理的机构

设计的第十项工作是选择管理的机构。管理一切机制的运作,使领导权能可以实施自己的决议。基本条件是①与旣定目标紧密的配合;②主导和附属的机制;③成果要彼此协调一致。

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可使负责人员(或群体)实现他的策略和完成教友团体的首要任务而行动,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为使主导人完成任务。这一机构自然有权调动人员,批准经费及其它的项目。

11)评估进度的测量

第十一项工作是评估进度(进度的指标),为查验进步的情形,所有行动是否有效。这一跟进最好是每三个月一次。

测量可以告诉我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有否需要改良或变动的地方。下面是几个问题可协助作出测量:

⊙ 测量方式是否适合要完成的目标,有无直接关系;

⊙ 测量是否可靠,所得结果是否正确,可否证实是为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

⊙ 测量本身是否有效,是否测量到团体所欲知的事件;

⊙ 测量的代价是否与结果相称,即值得吗?

最好的办法是绘出图案,列明各种行动,连带他们的结果。

12)确定所需的资源

第十二步是确定为实现行动所需的资源,资源至少分为四大类:

⊙ 人力资源

⊙ 物质资源

⊙ 财力资源

⊙ 时间资源

如果再精密的分析,资源又可以分为必用的和可以用的,余额是将要召募的,最好指出它的不同来源。

资源以市价估出,工资、时间、人力、某项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可完成?需钱若干?谁有完成选择的事功所需要的能力?

举例说明

第一表格(图2),说明为实现一项工作所需要的资源。第二表格(图3),说明为管理与操作有直接相连的必须经费。所谓相连带的费用是指—切与目标有直接关系的行动所引发的连带费用。

行动

费用

工资和人力经费

时间

选择并培训十二位新小组的领导人

每周为寻觅者举办礼仪活动时所用

之现代音乐

图2

管理执行协助服务

费用

工资和人力经费

时间

选择并采购器具及其它物品

局外的会计师,准备财务报告

图3

13)经济预算

这是倒数第二项工作,集合各方面计划的需要,综合计算一切经费。评诂两年或三年的费用,并指出如何分配经费。会计师的协助很重要,但并非不能避免。

开办的费用:自今天起到开幕日有何需要购买、修复,或偿还开支的项目,列表说明为启动所需要的项目。对各项目列表应说明他们的类别:租地、租房、车辆、设备、家具、修缮(旧者翻新),启用许可证书、注册等。

14)总目

最后一步是总目,放在成长计划书的前边,最多一两页纸。但因为它是计划的总报告,所以应在最后才写出来,包括以下各种报道:

⊙ 计划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主牧: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领导组:_______________;

⊙ 地址:______________;

⊙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电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主要活动:(例如:对非信徒初次宣道,如何成为门徒);

⊙ 首要目标:(例如:成为一个神修与数目双方兼顾而成长的基督徒团体);

⊙重点:(举例:主牧的学历、经验、领导团队的资历、使地方教会拓展各因素的理解、本地教会上级神长的支持等);

⊙ 本计划的沿起;

⊙ 针对的人群;

⊙ 牧灵活动的大纲;举例:

▪ 拓展的计划;

▪ 动员全体教友向非信者传道;

▪ 集中力量向教堂附近而又较容易接受的人群传道;

▪ 开创牧灵机构,平信徒负责教会职务;

▪ 保证对平信徒领袖的训练并随时的培训;

▪ 开设训练班,使教会成员迈向神修的成熟阶段;

▪ 每年开设评估会议,务使团体活动持续改善;

▪ 使教会活动适应当地文化及其它需要;

▪ 建立小型团体,动员平信徒训练新门徒;

⊙ 计划的收益:超越现实教会的运作现象。现代一般的教会,在今天的社会和文化中所表现的只有退化和减缩;

⊙ 所需要的经费:简概的说明至到今日已动用多少经费,到今天的开支是多少,用在什么项目上:人工、租地、购买装备等;经济的来源在哪里等。

15)结论

拓展计划应说明各项事功和要求的目标,都要合情合理。权威是委托下来的,不过要有实权,使会众自行运作。有一点要小心,拓展计划并非机器的动作,第一步做完而工作并未完成,它是连续的,时时要加以改善。在现世变动的社区内,教会的使命常可更完善地实现出来。

2. 实施拓展计划

如何启动计划的程序?为实行一个教会拓展的计划,有什么步骤可以跟随?第一步应是:

1)动员

主牧要在第一时间召集一领航组,让他们协助写出拓展的计划。

依前面所提,把关于设计成长计划的各要点一一介绍给他们,并从详研究教会拓展的各项原则。

在这准备计划时期,主牧和领航组应向全体会众宣布他切愿教会

拓展的热望。这一宣布可藉个人的私人接触,主日讲道或召开特别会议宣布出去。

同时,要马上开始精神复兴活动(祈祷、读经、反省、守斋等),这些活动将辅助计划起草人妥善地完成任务,加强会众的动员力,更易接受即要来到的各项改变。

领航组和主牧可以请其它教友参与工作,让他们填写一个问答表,藉以看清教堂的优点和弱点。在同样的问答表上也注明民众对此活动的反应,赞同、反对,或其它的希望等。

还可以另设一组,专为探测不进堂的教友们。让这些教友表明自己的需要或对教堂的期待,如此更易明了不进教堂的教友们反对的理由,也可以知道如果要他们进教堂,那个教堂应是怎么样的。

在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愿景和传教的布告要向全体会众公布出来。这一愿景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且要动员全体会众迈向传扬教会的使命。主牧就像愿景的守护人,要尽全力把它推广,确保各项活动已备妥,一些开创的活动都要指向同一的愿景。

2)推动强化

牧者和领航组要向会众打气,激起他们对教会拓展的心火;同时,

也准备他们的心去接纳将要发生的改变。这一推动可用不同方式去进行:

㈠ 以身作则:

主牧可以示范为拓展计划而献身。领导者全方位地奉献可令全体会众看出他是如何关心教会的拓展。

㈡ 大事宣传愿景:

让这计划成为全体教友的共同目标,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才可动员起来。有的地区,教友之所以参与,只是为了牧者的情面,而不知道他们的努力可使教会发生实质的改变。如果愿景动人,再加以有效地宣传策略,教友才能受到感动,同时又能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去协助。

㈢ 唤起责任心:

训练教友并委以责任和实权,表示信任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实在是为基督和教会工作,这样更增加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㈣ 神形修养的进步:

为教友团体贡献修养课程,使他们身心受到鼓励而自动献身。

㈤ 奖励会员的工作:

肯定会员完成的工作,并加以奖励,可引发他们参与工作的兴致。在私下及公开场面表扬他们的努力,对会员努力的奖赏,并提供物质及心理方面的协助,这样做更可使他们工作愉快。

所以,牧者和领航组都应设法运用各种方式去动员并强化所有的教友共同努力完成大家的愿景。

3)广传讯息

成长的计划一开始就应广传讯息,不仅限于教友团体,连附近的

社区也包括在内。为聚合内部的所有力量,这种宣传和与外界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所用的工具可参照下面的陈述:

计划的名称:可称为「拓展计划」。这一名词或可令人联想到企业界,而不愿接受;或有人更愿取一个较为神学性或圣经化的名称。

计划的标语:引人入胜的标语,成为计划的名词,或支持此一计划所有理据的总和。

招牌(或单页说明书):普通只写出计划的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计划的基础是来自神学或圣经的反省,和牧者与领航组的决议,目前堂区的现况,再加上愿景和为达到拓展愿景而要具备的各项因素。

⊙第二部分说明行动的纲目;

⊙最后列出时间表,并说明为达成目标现已具备各种需要的条件;

⊙招牌上要包括福传使命的布告;

牧者讲道和私人的接触:在主日讲道时,牧者可告知全体会众。在私人接触时可说服一些迟疑分子,争取得到有影响力的教友来支持。

后备队:如果堂区教友多过250人,又可成立一个后备队,协助负责人使会众觉悟。它也可被派去收集民众的反应,解答各种疑难,减低各方面的阻力。

已上任的负责人员:这些人可辅助并加强牧者的讲道和神学观点,使会众进一步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和来日的受益。

私人通知书:牧者亲自写信给每一位教友的家中,告知计划的开幕与各项重点,表示重视此一活动。主牧要表明自己的决志,并邀请每位教友尽力参与。

写出标语:上述招牌说明中已提到各主要部分,把它们分开,作为标语贴在各会议的地方。

计划的记录短片:有机会也可为计划作出电视短剧介绍这一重要计划。主持人也可利用短剧发动全体会众参加活动。

设立一个网站:利用网络可发布更多讯息。教友中熟悉这一传媒的人可以随时明了计划的进展,网站上也可以加入他们的意见与评论等。

文章宣布:把文章登录在单页上、堂区的刊物上、社区或城市的日报上,将会更有效地把拓展计划公布出去。

宣传的工具确定以后,计划就可以正式开步。可选择举办一个庆祝会,并在会议后正式开幕。牧者致开幕词用电视及录音机记录下来,格式要隆重。随后有人正式加入赞赏并有人带领大家为计划祈祷。其后将特备的招牌、传单、介绍计划的说明书等分发给大家,并告知他们尚有其它的宣传工具,电视短剧,各种标语,文章且将网络地址向众公布等。

4)权力下放

为使拓展计划成功,权力下放是必行的一件重要事项。使教会完成使命是全体教友的工作,所以牧者要用尽自己的所能,但不要独揽大权。牧者可以比作球队的教练,把责任委任给球员,只是训练他们,让他们负起责任自由发展。

教会一切物质方面的维修管理,可任工人去管理;牧灵方面的负责人都是义工。只有一件主牧不可委任给别人的事是他的领导权—发动所有的人去完成愿景的实现。

牧者和领航组(过些时间将由领导组所代替)应是任务的中心。但依分权的原则,他们不应领导一切,应该让受委任的人负起实在的责任。会员旣接受了培训又受了委任,就该自由全权负责,发展自己的创意行施职责。如果牧灵方面的负责人要等待领导组的通过才可以作出小型决定的话,领导组将会忙不胜忙。同时,负责人的自发性将被窒息。

5)分担责任

在拓展计划实施时,要建设不同小组去分担责任:

领航组:这是应建立的第一组,内有主牧人和他最亲密的同工们。计划的开始由他们主动负责筹划,并分配各参与者的职责,将愿景公布出去,利用各种方式表明完成计划的决心。

拓展组:组员都是自动自愿的。他们都曾基于回应教友团体和社区内的呼声向领导组写出过他们的意见和希望。

领导组:这一组要取代领航组,指导一切拓展计划的实现。除了愿景外,还要将一切的组织团队及他们各自的职责公布给教友团体。要报告大家各组的活动与目标及目前进行工作的各个阶段等。

负责人后备组:组员都是现有各牧灵团队的负责人或者将来拓展教会的负责人。他们都曾参加教友团体的公布和觉醒大会,并与拓展组保持联系,向他们报告各团队的心声。

职工组:职工人员也可参加研讨会及领导会。因为他们负责物质条件的安置,所以要和牧者的动员令相配合。

牧灵各组:他们是为回应团体和社区的需要而建立的各种工作组,他们都是团体的成员。

此外,因为需要或团体的人数过多等还可增设其它小组。例如,可特设一创新小组,召集一些志愿者去为某项特殊牧灵活动,协助人达到愿景或为回应社区的某种需要。

3. 结论

教友团体中可运用的最珍贵的资源就是在自己的团体中找到一些可以发动全体会员,激发人们的心灵参与传福音工作。那时就要委以重任,使发挥他们的创新才干;为能更容易地实现愿景,或者创造一种福传的协同作用并导向教会拓展的现象。

以下的绘图(图4)供给我们一副完整的程序,它是关于如何实现一项使基督团体拓展的计划。

实现教会拓展计划的图解

开始要: 1.筹划

⊙向领导组提议要整个基督团体加入福传使命;

⊙向领导组说明各种拓展的要素;

⊙使全体教友觉悟福传的重要性;

⊙发起圣神复兴运动的活动;

⊙报告堂区现况;

⊙说明社区的文化、期待和需要

⊙宣告拓展计划书

其次: 2.动员

⊙分享信息,讨论新愿景下,教会的新面貌;

⊙帮人们了解;

⊙做事透明使人建立信心;

⊙建树支架,张贴布告易见易明的传单

⊙不可太分阶级,阻碍创新精神;

⊙鼓励人人参与,好似每人都是福传的负责人。

其后: 3.权力下放

⊙挑选牧民活动的负责人,加以培训;

⊙供应牧民活动的负责人需要的消息,以催动他们的小组;

⊙创建规条,以鼓励小组的自主性;

⊙培训集中于才能、创新和责任心;

⊙让小组逐渐自治;

⊙跟进,协助并训练个别的负责人,或少数的几个人;

⊙要了解做事时总会有困难发生;

⊙要相信错误是学习的机会。

图4

为实施一个拓展计划,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牧者无条件的投入和他三至五年完成计划的决心。首位负责人的衷心投入是必要的,经验告诉我们,好多失败的例子常是由于负责人的投入不足。如果不能让人看出来他是计划的第一推动人,教民是不会跟他一起走的。

同时,他也不要迟疑将权力下放,应将实权委任给负责的平信徒。在开始时,这一合适的配对是很需要的。自然,会员需要一套充足的培训,培训的目的就是使他们能自治。所有的负责人都是为了愿景而工作,鼓励培训,推动各组员,但总不要代他们下决定。

第四章 追求拓展的反思

1. 为什么要追求教会的拓展?

麦嘉仑,教会拓展运动的启蒙人,曾肯定教会的拓展是天主的圣意。一切基督徒和他们的老师一样,被派遣来寻觅迷失的羊(玛:18:12-14)。教会拓展并不单指进堂人数的增多,而更指多人进入救恩的希望(罗 8:24),步向成熟的神修(罗 8:29; 弗 4:13; 若 15:8),使更多的人明了为天主所爱,找到和解的道路,获得治愈、快乐与爱慕。

跟随教会生活的人愈多,就会有更多的人受到推动和培训;然后去彼此和解,在家庭中保持和平、合一,辅助并陪伴在困境中的人,让他们发现天主的爱与耶稣基督的救恩。如果有更多的人生活在教会团体中,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就会体会到人生的最终意义,去学习以爱还爱,并为爱而工作。

所以,追求拓展也就是指一些领导人在他们教会内发起运动(譬如培训的会议等),让会众神修成长。

可能有人会问:“哪一类活动可使神修增进?教友的精神成熟又有什么标记?如何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培训?”

人数增多只可能是一个中途站,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站,是为达到更高的目标所必须经过的一站。这个更高的目标是使更多人进入耶稣基督救恩的希望中(参 伯前 1:3-12)和世间爱德的增进。

教友团体的成员被召接受圣神的推动,在人世间作天主大爱的活见证。他们的生活行动和教会成员所接受的训诲都会协助他们:

⊙成为天主的子女,因恩而成义,作天国的继承人(迦4:7;铎:3:7);

⊙作耶稣的亲密朋友(弗3:17;若15:14;迦2:20);

⊙和耶稣一样活一个神的生命;

⊙在天主圣言内找到活力,爱情和鼓励;

⊙用爱,也为爱去做一切事;

⊙变成谦逊而又正真的人;

⊙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我;

⊙生活在纯洁和圣德内;

⊙自控和战胜诱惑的能力;

⊙尽己所能做到合情合理;

⊙在智慧和德行上进步;

⊙尊重爱戴一切人,不分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年龄,精神或肉体缺欠者,甚至性倾向不正常者都应一视同仁;

⊙了解世间一切考验和痛苦都是神修生活的历程;

⊙学会为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背十字架);

⊙让圣神感化并进住在我们内;

⊙获得移山的信德;

⊙由心中宽恕别人,作和平的工具;

⊙参与神的生命,与基督一同管理世界(咏 82:6;若 10:33-35);

⊙单为主而生活;

基督团体可见的拓展不能与精神的成长分开,两种同是圣神的工程。为增多教友,应信赖圣神的能力。如此,他们依父的意愿改变自己,变成正真的使者,把主的爱启示给世界。

2. 教会拓展的基础

基督徒团体的拓展可能因着几种牧灵活动而受到鼓励,但是真正的拓展必须建于良好的基础上:

1)爱德82

爱德(格前 13:1):天主所要求的是博爱,它超越一切教条,

包括整个人类。对于一切人,不论他的社交、财力、种族、语言、人种、国籍、宗教、年岁、性别、残缺、地区等,没有这种博爱的表现,福音的讯息便是空洞的。教会拓展也只不过昙花一现、锣钹发响,空无一物。圣雄甘地曾说过:“如果基督徒的生活是持久的,一天二十四小时,无疑我也要成为基督徒了。”

2)明辨的使徒精神

明辨的使徒精神(谷12:29-30;默3:16):我对你的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咏69:10)。这一经句说明了每位基督徒应怀有的传教热忱。因洗礼与天主结合,他们应怀有与圣三同步的传教心火。但这一热火绝没有一点宗教过激派或完整主义者的极端色彩。正确的基督徒不会为了真理或为维护神圣的事务而击伤他人。他反而应该以内心的热火与渴望用自己的言行去引人认识并爱慕耶稣。使徒的热忱

———————————————————————————————————————

(82)爱德是对别人表达善意,它关心别人的福利,寻求回应别人的急需,协助他人生活中的不幸。赋予同情,不惜牺牲自己而又表现人性的热情(路 10:27-37;16:20-31;玛25:31-46)。


应表现在爱慕、谦逊、和平、温良、忍让和对人的尊敬上。

3)智慧

热诚无谋,诚不可取;步伐匆忙,难免失足(箴19:2)。天主给了我们智慧,我们要利用它,为善尽上主赋予的传教使命,教友应该负责寻求培训。因着智慧,家庭得以兴建;因着明智,家庭得以稳定(箴24:3)。今天有不少拓展型的堂区,由观察所得,他们采用的都是普通的牧灵指导。智慧和技能应是负责人不断研讨探究的课题(得前5:21)。

4)廉正

理想的教会应是一切教徒都树立善表(伯前1:15)。教会的丑闻(性方面,财经或其它方面)会阻止人们看到福音的教训,令教友对牧者失去信心,制造内部分裂,不利于福传事业,有害于教会的拓展。

5)明确的教理

为保证拓展,教友应除掉一些关于得救信理的灰暗点。神学方面关于得救方法的相对论可令福传停步不前。基督是天主对人类启示的完整和终点。其它教会虽各有优点,但为达到天主那里没有别的道路(宗4:12),耶稣是唯一救主。劝人跟随祂不应视为要人改变信仰,只不过是还爱救主,祂深愿人人得救(第前2:4)。

6)圣神超本性的工作

福音记述的奇迹并未中断,耶稣行了许多奇事,祂使门徒分享这一能力,为准备祂的来临(谷16:17-18)。今日,耶稣仍以不同方式表现自己,仍不断行奇迹,并告诉我们,祂仍然临在并在工作,圣神的工作仍在那里鼓励我们协助教会拓展。圣神协助教会的工作,祂把天国带到人间并传报天国喜讯,我们应在福传上与祂合作。我实在告诉你们,假使你们有像芥子那么大的信德,你向这座山说:从这边移到那边去!它必会移过去的;为你们没有不可能的事(玛 17:20)。

7)平安

一个基督徒团体内如果没有平安,不会吸引人,甚至要丧失自己的成员。分裂互争在教会内是丑事,耶稣的门徒被召为在主内生活并传和平的福音(弗 6:15)。耶稣指责法利塞人自己不进天国,而且还闭上门,使愿进的人也不得而入(玛 3:13)。天主的国就是义德、平安、在圣神内的喜乐(罗14:17)。一个教友团体应当认识它的道路,并享有它的经验,才可引别人进入。

8)尊敬神圣事物

参与敬礼的人都愿与神圣界相沟通。一般来讲,天主是在一切之上最神圣的,应该受到崇拜和尊敬。有人在教堂内发现有人失敬,便不知所措,非常惊异。天主曾指责以色列的司祭不分圣与俗:司祭违犯我的法律,亵渎我的圣殿,不分圣与俗,不明辨洁与不洁,且掩目不顾我的安息日,致使我在他们中蒙受亵渎(则22:26)。对神圣尊敬的意识会使我们举行礼仪时具有极度的谨慎和最大的敬意。现在的人世间,很少有道德的标本,而教友们都在希望被领上一条圣洁和朝拜的途径。

3. 为引发拓展的几种道德观念

福传的文化风气可引起教会的拓展,但福传的文化有赖于几种道德观念的培养而产生。信徒们经过培育和其它沟通方式才可产生这类道德观念,它才会在全体的教友心中慢慢形成风气。

以下五种道德观念可以在教友团体中引发福传文化的风气(图5)。

clip_image002

图(5)

没有爱心,没有拯救人灵的热忱(福传精神);没有信心、廉正和智慧,不易出现拓展,也可说不可能。反过来讲,每一种道德观都有助于教会的拓展。

1)福传精神

一位和圣神相融的信友应当被圣神驻守,即「心心相印」,自然操心人类弟兄现时和永恒的得救。父为救人类派遣子取了人形,同样圣神促使信友奉献自身以救人类。

2)信德

教会的拓展不是人性的工作,而是神的工程,没有信心是不会做到的。因为没有信德,不可能中悦天主(希 11:16)。耶稣希望门徒充满信心。因了信心,天主去行奇迹,也让门徒去行(玛 17:20;宗3:16)。信德可使我们认出圣神的工作,也使基督徒协助天主的工作。

3)爱德

爱心和福传是分不开的,因为天主是爱,正如没有信德不会中悦天主(希11:16);没有爱德也不能被天主接纳,或认识天主(1若4:8)。因为只有爱才可传福音,也只有爱才可感动人心。爱人可使人认识并爱慕天主,没有真爱的福传,便只有空洞发声的锣钹。

4)廉正

廉正是教会拓展的基础之一。没有它,丑闻将发生,福传的努力尽属白费,因为人们对福音和教会将会失去信心。丑闻使信徒对牧者丧失信心,在团体内制造分裂。

5)智慧

有智慧才能使福传更有效。耶稣希望地方教会的福传活动更有效(若15:16),所以牧者要对组织方面多加研究,也训练教友去研讨。智慧包括理智和常情,去掉它们,福传的辛劳会产生反效果,反对福音(箴 19:2)。

在一个基督徒团体中推行福传文化应该是一个坚定不疑的决断,应制度化,不断追求,务使福传的精神时时保存在信徒的心中。

4. 为使教会拓展,组织方面的七种主要条件

七项组织方面的条件应伴同教会拓展的计划,这些条件可以以下面绘图解释出来(图6):

clip_image004

图(6)

1)追求实效

追求实效即是追求达到旣定的目的。按桑达耳诺(Yves-St-Arnaud)的意见,追求实效可协助一个人的自身现实化83。追求实效也就是更追求适应教会的拓展,也可说让圣神更发挥能力,因为只有祂赐予教会活动的能力和收获。

———————————————————————————————————————

(83)一个人的自身实现,是个人成长的过程,使他能实现自身的潜能。


2)追求健康

追求健康就是如果过度地追求实效,就可产生不少难题,因为堂区的教友日渐变成堂区拓展的工具,而不被视为一个个的人。因着对教友的压力和操纵而产生不健康的风气,追求健康则要求我们尊重教友和他们所负的不同责任(家庭的、学校的、职业和社区方面等),让他们藉着为堂区的服务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追求平衡

如果为了拓展之名,而单单追求实效,也可能使教会的基本职务受到损害。例如,为了向非信徒的福传活动,而忽视了对团体内外的贫苦大众服务。所以追求实效要向人服务,同时也要为教会的全面拓展服务。所以追求健康与平衡要求:

⊙牧者为了教会的拓展不能轻忽教友们的家庭与健康生活;

⊙教会的各种职务要平衡发展;

⊙各种培训要使信众获得全面的健康(精神心理与身体各方面);

⊙不应视各个会员为拓展教会的工具;

4)追求公义

实行公义就是要公平,尊重每人的权利。给自己的工人一个公道的工资,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等,当解决所发生的问题时,使大家都满意;也包括承担自身的错误并加以补偿。公义的金科玉律就是对待别的人好像对待自己。

5)追求廉正

追求廉正就是组织方面的廉正,主要是遵守文化版权,缴纳税赋,对组织财务要请独立的审核员,并且避免一切贿赂舞弊。

6)追求优质服务

圣父为救世人奉献了所有中最好的,即是自己的儿子。同样,基督徒为中悦天主也应该奉献他们最好的东西,好似耶稣一样,以纯爱去奉献。对教会的活动,务求大家满意(事奉、接待等)。此外,追求真理与追求优质是分不开的。

7 追求革新

“革新一切”的圣神(默 21:5)是教会恒久革新的泉源。这一革新应适应在教会的各个方面(活动、建筑、音乐文化等)。革新和适应应该是同义词。顾虑到所在的社区(接枝在那里),教友团体为了更容易地接受当地的非教友,可以改善自己的活动,将自己的讲道、礼仪和服务等适应当地的需要和非教友的文化等。

5. 关于愿景

为使一个拓展的计划在基督徒团体内得以实现,负责人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定出一个愿景,愿景就是一种投射。我们希望来日教会在它的社区内,所要占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的投射。所以愿景就是一种实际的梦想,不过适合教会所在地的情形而可以实现的预想。

贾罗维牧师(Dale Galloway)将愿景比作信德,是事业未实现之前的预见,近乎圣保禄宗徒对信德的的定义—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希 11:1)。贾罗维继续道:“在美国有十五个较大团体的领导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预见和梦想—告诉我你的愿景,我可预言你的未来。”

从某个角度来讲,它(愿景)好似灯塔,从远处引领一支船朝向寻找的港口,指明船长和船员们应奔的方向84

愿景应当清楚、感人,并是使大家合一的所在。无人附和,不会产生领导人。同样,理想的愿景应由领导组和主要组员的商讨而产生。愿景的外表是教会在自己社区内的地位和角色;愿景的内涵就是我们为达到同一目的所需要的内部组织。

确定愿景的第一步就是加深认识社会(文化、语言、困难、需要和希望等)。若不接触教会附近的居民,自然很难准备适应他们所需

———————————————————————————————————————

(84)M cote 同书 第38页。


的服务。为探知他们的需要,可能需要时间,不过这是必行的一步。

写出愿景须要圣神的启发和祈祷的伴同。彼得·瓦格纳(P. Wagner)解释道:我越深究拓展原则,就越深信我们的挑战是精神的,我们的重要武器就是祈祷85

———————————————————————————————————————

(85)瓦格纳:为更大的收获而耕耘教会,Wipf 和 stock 出版 2002 第46页。


6. 如何写出福传的说明书

写出福传说明书是拓展路上重要的一步,但为不熟悉企业管理的人好似一种秘密。下面就提供一些协助,为帮助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福传说明书,并如何去写出它。

1)为一个基督徒团体来讲,什么是福传说明书

福传说明书即是一个基督徒团体首要目的的说明书,可长可短,说明它存在的目的,崇尚的价值观,与其它团体不同的形象和特点,并领导自己行动的原则等。

说明书要解答的问题就是这一基督徒团体要到哪里去?它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为公布这一基督徒团体和实现自己福传的使命,所要做的努力和行动。就好像一张航海地图,使船走向要到的港口,指示船员应走的方向。它告诉负责人和全体会员为达到拓展所应走的路。

有的说明书把自己团体来日在社区内所占的地位与表演的角色,甚至连需要的组织都写出来,那时就变成愿景的说明书了。

2)福传说明书举例

以下是力克·渥伦牧师(Rick Warren)的福传说明书:引导人信仰耶稣作祂家庭的「成员」,使之精神「成熟」,准备来日为「光荣」天主圣名,在教会内和人世间担当职责86

———————————————————————————————————————

(86)渥伦同书 第 107 页。


渥伦牧师这一说明书相当短,为了能使教友们都能背诵。为了令人注意福传的重点,几个词句用粗笔写出。为令人注意,以信德集合一切不信者或不进堂者到耶稣前并加入教会。还希望他们精神成长,在团体内担当传教职务。

第二个举例是加拿大神召会团体的福传说明书 :以圣神的能力去宣讲并实践基督的福音,在各地召收门徒,使成立地方团体并训练精神领袖87

3)福传说明书的优点

公开说明教会的目的,对牧者们、志工们、会员,甚至拜访者或

好奇者都有用。任何人读过都会感到一种被邀请的感受,对参与者自然更被提醒「往哪里去,并要做什么」。如此大家都可明白,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大家共同的目标。

同时,福传说明书也可让局外人,即不来教堂的地方团体或社区组织,明了教会的用意,从而有心理准备,在自己社区内接受这一活动。

4)为写出福传说明书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要先决定谁负责写出说明书

任何一位负责人都可以自动写出福传说明书,然后通知其它会员。但无人附和不会产生领袖,所以最好是与教会其它负责人共同

磋商。所以第一步应是和教会内各服务组的不同负责人一起商讨。

———————————————————————————————————————

(87)加拿大神召会总宪规定(2010年)。


第二步:大家同意要用多少时间去规划

此一特组的人员选定之后,大家同意了要用的时间和完成的地点,规定了每周或每月开会的地点,又要规定在反省和商讨之前是否要举办一次培训或退省神功。在时间和地点规定之后,才可定时间去完成说明书。

第三步:选定公布的方式

负责组依对象的人群,选定公布福传说明书的方式。例如,大家都可以放入衣袋内的单页传单或一种塑料片。

第四步:在祈祷中编辑说明书

在祈祷中编辑说明书,不可忘记教会的使命和教堂所在社区的观察结果。

如此,为筹划一个教会使命的说明书,第一步的工作应以读经开始,在祈祷中聆听圣神的指导及教会的使命。

第五步:最后决定说明书的形式

小组会议决定它的内容形式和文字的长短,也可定出重点的词句,藉此更易说明教会的特别使命。一般地讲,愈短则愈容易背诵。

5)结论

总括来讲,福传说明书是主要大纲,它是基督徒团体所要达到的目标。由它来领导各负责人统筹一切,并引领一切活动向着同一的目标。

福传说明书同时具有合一的作用,使教会内不同的工作小组发挥各自的才能,向着同一的目标,即各尽其所长共同完成教会团体的大目标。依说明书的方向,大家都可避免分散注意力,减少摩擦而增强牧民活动。

最后我们再详述一次,每一团体都可创造自己的福传说明书,不必一字不改地抄写别人的说明书。这不是一日的工作,需要几星期甚至几个月不等,因为它将是教友团体的珍贵的总领导。

7. 检讨四周

一个教会拓展计划的成功,不仅限于清楚了解各个有助于拓展的因素,也在于团体决意要进入社区,且回应它的需要。故此,教会负责人在筹划时,要注意检讨社区的内外层面。

对四周观察并要进行分析的是不同类别的层面,例如文化方面、宗教方面、经济、技术、社会、政治等。因文化有关于崇拜礼仪时采用的音乐;宗教气氛有关于福传时所采用的态度、语气;经济情况更会影响教会如何去表现对贫苦大众的关怀;技术的发展也会关系到分享福音时应采取的工具;社会方面可影响与民众接触的方式或态度;同样,政治环境也要求我们福传时应采用可行的方式。

以下几段是为协助首牧及其导航组或领导组加深检讨他们的基督团体和四周的环境。

1)对基督徒团体的检讨

史渥兹(Christian Schwarz)写出八个标准以辨出基督徒团体的

强弱点。但好多牧师认为不够,因为尚有其它的标准或因素可使教会拓展。譬如:

⊙保有为教会拓展自愿献身的领导人士的教友团体;

⊙很了解拓展因素的领导人士;

⊙能够自创愿景并写出福传说明书的教友团体;

⊙对于改变,尤其对于革新组织,开放的教友团体;

⊙寻求引领非教友及不来教堂者的教友团体;

⊙追求精神革新的教友团体;

⊙以信心并热忱举行事奉的基督徒团体;

⊙为神恩治愈祈祷的教友团体;

⊙邀请来访者信仰耶稣为救主的教友团体;

⊙基于同情心而回应社区需要的教友团体;

⊙热情接待且追求友爱的教友团体;

⊙藉着拓展的培训而使教友能达到神修成熟的教友团体;

⊙能使教友参与福传活动的教友团体;

⊙辨别教友的神恩,培训负责人并付以福传及牧灵活动责任的教友团体;

⊙能适应当地文化环境的教友团体;

⊙有平信徒领导小团体的教友团体;

⊙所有教友团体能平衡分配工作,在事奉上、在向非信徒或不进教堂者的福传工作上、在教友神修的进步上、教会内外的济贫工作上、领袖训练上、信徒神恩的辨别上、依神恩而参与堂区工作上等;

⊙所有教友团体能够贡献优质服务的且有内部定时检查制度的;

以上拓展因素的举例可帮助领航组或领导组准备问卷,为内部之用(作者在附录上写出一个问卷的举例)。问卷回答的结果要公布给教友全体,让大家了解教会内部的强弱点,并理解为使教会拓展应该改善的地方。

2)社区的文化与期待

检讨工作不仅限于教友团体的强弱点,也应该顾及到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力克·渥伦牧师刚迁入城中时,想在那里建设自己的基督徒团体,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探访民间,听人讲话。挨户探访并留下问卷,藉以明了民间的需求和对教会的各种不满88,尽可能的与多人交谈。深望探知人对教会的看法,以及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困难。这将是沟通的最好桥梁。

以下便是他分派社区的问卷

⊙对你来讲,社区的最大需要(互助或其它方面)是什么?

⊙你有否参加一个教会?

⊙对你来讲,大多数人不进教堂的理由何在?

⊙可否简略说出你乐意去的理想的教堂应是什么样的?

⊙若有一牧师真想协助本社区的人,你有什么意见给他?

分析收回的答卷,他发现对教会许多的批评,约分为四大项:

⊙「给人厌烦尤其是讲道」;「内容与我无关,与我的生活毫无关系」;

⊙「教会的人们并不欢迎我们」;「我感受到有人欢迎,我才进这教堂」;

⊙「教会中意的是我的钱包,而不是我这个人」;

———————————————————————————————————————

(88)见渥伦同书 第190-192页。


⊙「我信不过教会有人替我看孩子」;

根据问卷答案,渥伦写出一张福传说明书,建立一座适于不进

堂人士的教会。尽量回应当地文化,满足他们的需求,避免抗拒教会者批评的重点。在言辞上也加以调整,衣着言谈,礼仪时采用的音乐,讲道的内容等,极力避免引起反感,设法面对、召唤、并找到引起反教会人士感兴趣的事。

8. 帮助本堂教友去传福音

训练教友分享圣经,并要他们负责传教,使人接受耶稣为主,为救世主89,这是使教会拓展很重要的一步。耶稣复活后把福传的使命托付给自己的教会,「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若20:21)。事实上,传报福音和为福音作证就是基督徒能为世界做的第一项服务,所有基督徒都应负责并以他们的方式传出天主的爱。这就是耶稣基督带来的救恩。

至于如何要教友去传福音;如何使他们的作证有效并能说服他人;如何引领外人信服耶稣基督,这都是下文要解答的问题。

1)初步福传

福传即是以言以行传报耶稣基督,作耶稣救恩的代言人,也就是

使祂现身于世,作祂在人世工作的工具。福传的第一目标是帮助男女人士相信耶稣并作祂的门徒。

向非信者或不进堂者传报福音要清楚解明耶稣的救恩是天主的仁慈,能赦世人的罪,让世上男女人士重获永生的希望。耶稣曾对撒玛利亚妇人道:若你知道天主的恩赐,并知道向你说,给我水喝的人是谁,你或许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赐给了你活水(若4:10)。福传

———————————————————————————————————————

(89)使人接受耶稣为主,为救主。就是在对一个人讲完基本要理之后,重复一段经文为接受天主的爱和慈悲,也就是请人参与初次的悔改,或者再度在心内接纳耶稣和祂的救恩。


实际上就是面对需求,渴望爱、和平、赦罪,并回应深居人心中,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不过,大致说来福传的第一步需要和听者建立互信的关系,要有对话的时间。富于友谊的对话,伴以忠诚的爱心。时间并无硬性的规定,有长有短,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年都不定,但这段时间是很需要的。建立联系表现互爱,好准备来日接受福音。

2)谈论主

对话时,福传者可以适机直接提到天主。譬如,你可以提及自己的宗教信仰,也趁机向对方提问「上主为你的人生重要吗?」「你认识天主吗?」如机会成熟,也可引用圣经的词句90

但要小心,福传并不是机械式的背诵圣经的章节,而是依圣神的启发,说出我们当时应说的话。以下问题可帮助我们分辨什么是应说的话:我所引证的圣经章节是否真正适应我的对话者,人性或神性方面所希望的或追求的。

对话期间,圣经如能以适当的态度回应对话者的疑难或需求,圣经自然很易被接纳。不过人的生命中有的时期更易接受。例如,过度期及一切尚未定妥的时间(迁居、改变工作、少年期等);或在特别痛苦的时期(婚变、病痛、亲人逝世等),有时在圣诞期或复活期。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最易接受福音的组群是有子女的青壮年家庭及大学生等。

———————————————————————————————————————

(90)信仰出于报道,所报的是基督的话(罗 10:17)。


3)几项建议

⊙在祈祷中准备;

⊙熟悉救恩的计划(附录2);

⊙背诵圣经金句;

⊙谈话时祈求圣神相助;

⊙在对方容易接受的适当时间,谈论天主;

⊙表现言行合一的善表;

⊙对没有或很少有基督文化的人要用简单易明的话语;

⊙要热情并关注对方;

⊙不可批判,要接纳对方现状,尊重对方的进度;

⊙由心中向对话者祝福;

⊙寻找和平,宽恕和满怀希望的言词;

⊙在遇到对话者的特殊境遇,引证圣经,使能满足他的精神饥渴;

⊙不可胆小或不确定,但也不可太过权威;

⊙大胆讲论天主,不过要有分寸和敬意;

⊙微笑;

⊙事前准备好留给对方的文件,如福音和单张信仰书籍等;

⊙避免言词的争辩91(第后 2:14);

4)福传时的三种重要的美德

㈠勇敢

———————————————————————————————————————

(91)避免言词的争辩,争辩只能丧失听众(第后 2:14)。


有时因了人情不便为信仰作证,我们要有勇气,不怕有人反对,要讲出我们的信仰。

㈡谦逊

我们只是代言人,语言不是我们的,而是出自天主。在对话时,我们要祈求圣神,祂会征服对方。

㈢爱德

有时人会不听,拒绝或取笑我们,爱德可使我们忍受,不判断也不强人所难。我们要说明,甚致要强调真理,但要适可而止,要尊重别人的自由。爱德要求我们为人服务,为人祈祷,甚至为听讲福音者守大斋。

5)应避免的错误

㈠絮絮叨叨

福传者要事前准备,有头有尾自成一套,不要离题,不要因人因地而有所变更。

㈡人情

有时福传者为建立人际关系浪费太多的时间,尽而将主题忘掉,不提接纳耶稣为主,为救主。唯恐对方不愿接受,不敢引入正题,只是退缩,听人去讲。

㈢自我中心

福传者有时以自我为中心,为标本,畅谈自己的皈依和神修经历,而忘却听讲的人。

㈣门户小见

福传者偏重于批评其它基督教派,自以为独占真理,其实只不过一种运动或派别之一,而离开了基督和祂的喜讯。

㈤过激派

福传者强人皈依,而不尊重皈依需要的时间。不接受他人有良心的自由,甚至以主之名去威胁人。

6)面对抗拒与反驳

有时,当我们主动讲到天主时会有人反驳甚或攻击,那时我们应该:

⊙保持安静和善意;

⊙维持静听的态度;

⊙不要离题争辩;

⊙保持宽恕,不判断;

⊙内心求圣神领导对方;

⊙不要自认应负起责任,而当场反驳;

⊙虽然对方并不合理,或强词夺理,但也要保持听取异见的容忍

之量;

⊙遭遇对个人的攻击时,也要保持缄默,彬彬有礼;

⊙如果对话可以持续,设法说明反对的理由何在;

⊙让对方尽量说完,不要中断他,因为他暴露越多,越可以使我们了解他困扰的所在;

⊙有人说话有些保留,我们应了解他们。箴言篇告诉我们「明智的人缓于发怒,宽恕愆尤,引以为荣」(箴 19:11);

7)正式福传

有人态度开放,愿听天主的道,这时才可解释得救之路。福音派牧师比耳·步来特(Bill Bright)设计的四条真理可帮助我们完成这项工作(请看附录二:五条,得救的真理)。

第一真理:主爱世人,并且对我们的生命有一奇妙的计划(若3:6;10:10)。

第二真理:人犯了罪,离开了天主,所以不能明了天主的爱和祂关于人类生命的计划92(罗3:23;6:23)。

第三真理:独有耶稣基督可赦免人罪,也只仰赖祂,我才能得罪之赦,并认识天主无条件的爱(罗5:8;若14:6)。

第四真理:信耶稣为主,为救主,就可接受上主的仁慈,进入永生的希望(宗16:31;弗2:8-9)。

l 解释了四条真理之后(五项真理-附录2)就可告知对方可以接

受天主的慈悲,教他跟着重念下面的经文:主耶稣,感谢你的爱心,降临世间为拯救我。我承认生活到今天,未按你的圣意去生活,而开罪于你。我现在接你到我心中,作我的救主和主。请赦我罪,使我作你中意的人,领我进入永生,阿门。

几时才可传授得救恩的四条真理或五条定律呢?

———————————————————————————————————————

(92)为天主教徒来讲,这一真理的第二项似乎有些过火。因为它的教义认定只有藉理性的光,人就可认识天主。第二真理可写作「人犯了罪离开了天主。故此,人不能完全明了天主的爱及祂为人生命的计划」。不过天主教及福音派都接受一件事实:所有的人都需要天主的义德,「因为人都犯了罪,失掉了天主的光荣」(罗3:23;参罗1:18-3:20;11:32;迦3:22)。为得救必须相信耶稣基督(参谷16:16;若3:36;6:40),人需要基督才可有分于天主性,进入永生。


当一个人在问答时,表示乐意并想更前进一步的了解,他会问,你进的是哪一个教堂;集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我如何可成为基督徒?我怎么可认识天主等。

几时对话者表示信服:对,你说的话有道理……这时我们才考虑是否已到时间。

一个人在心中接受了耶稣,下一步才可引他进入信友团体,建立友谊,准备洗礼(若尚未受洗)。这时才是时间,介绍他神修的基本道理,使他保持恒心在神修上进展:

⊙每天祈求天主(若15:7);

⊙天天读圣经(宗17:11);

⊙以言以行,为耶稣基督作证(玛 4:19;若 15:8);

⊙定时进教堂,和教友建立友谊;

8)结语

由此可见,在一个福传过程中,对话、聆听并谈论自己信仰的勇气都相当重要。我们可以简明地分成不同步骤加以说明这种初步的福传:

⊙为我们要福传的人们祈祷,守大斋;

⊙表示爱心,为之服务;

⊙求主赐予良好的机会,讲论天主;

⊙背诵圣经金句,抓紧信仰的要点;

⊙走向别人,建立友谊;

⊙探索所遇到的人的需要和困难;

⊙有勇气谈自己的信仰;

⊙解释精神方面的四条真理,请求对方接受耶稣为救主;

⊙陪伴并引领他们到教堂去;

是耶稣基督开始福传者的工作,陪伴,并带领着,总不可缺少祂。因为「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工作,直到世界的终结」(玛 28:20)。

我们再重申一次,言行要合一,语言和生活作证要相符。言行不一,福传必受累。但有时在许多情况下,不必提到耶稣,也不方便。那时就要明智处事,以行动代替语言,以善行传达爱心。讲话要有爱心,加以行动所表现的各种美德。因为,为福传,爱应超越一切并先过一切。爱能治愈,能引人走向真理,也能广施救恩。

9.教会拓展和神修成熟

近年来不少福音派教会曾经历了惊人的拓展,但今日仍要承认,更要紧的是要加多加强地努力,使皈依的信友走向神修的成熟阶段。为使信友们达到这一目的,我现在提供五项工作(图7):

clip_image006

图(7)

㈠ 爱主

加强爱主的心是教友团体应追求的首要目标之一。这个爱的表现就是个人追求上主的努力(编上16:11;咏27:8)和与主结合的心态(若17:21;罗 6:23)。基本上天主所希望的事不过是爱。耶稣劝我们对天主要保持子女对父母的爱慕和信赖的心。

㈡ 博爱、平安、合一

教友团体追求的第二目标就是协助教友去做和平、博爱、并合一的工具。你们应设法与众人和平相处,尽力追求圣德;若无圣德,谁也见不到主(希12:14)。弟兄们,我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们众人言谈一致。在你们中不要有分裂,但要同心合意,全然相合(格前1:10)。和平与对急需者的爱德同样是我们自身得救的关键(玛25:31-46)。合一、修和与和平在我们彼此间,尤其在教会内,配偶间、家庭内都是神修成长的标记,也在人世彰显基督的胜利。

㈢ 实现神恩

神修成熟的进程应该带领教友日渐忘掉自我,而关心他人和公益。这也正是天主赐予每人圣神特恩的原意:圣神显示在每人身上虽不同,但全是为人的好处(格前12:7)。也要渴慕神恩,尤其是渴慕作先知之恩(格前 14:1)。实现神恩属神修生活的一部分,并能建树基督的奥体(见格前14:5)。

㈣ 参与一项服务

基督邀请我们去结果实,这在教会的组织内应更容易且更有效果,因为在地方教会内负起服务责任或参与一项服务,就已是进修的开端。参与服务并不算神修成长的最终表现,但已表现他的慷慨和他对教会福传使命的奉献。

㈤ 修炼圣德

日常修炼人间的美德是神修成长最易见的标记。人间的美德由教育而获得。每日不断地努力并以行动表现出来,再经主宠的提升并净化而完成。赖主的助佑,美德改造人的性格,产生善行93

神修的成熟点是经过改造的过程和不停地皈依而达成,而皈依则要求实行者接受主的圣言,并在生活中生活出来。

———————————————————————————————————————

(93)参加www.fr.wikikto.eu


10.福传的课程及训练门徒

多数拓展的教会都举办福传和成长的课程,使人接受耶稣为主,为救主,使教友神修向前迈进,参与教会的工作,并训练成为领导人。这是一个有许多阶段的课程,下一页我们会以简表举例说明(图8)。

Capture

图(8)

训练课程可由一个人或一个小团体开始,只要成员都受过训练并富有传教的精神。

第一阶段,小团体的负责人培训几个人向非信徒和不进堂人士传福音(见第四章第八节:帮助教会人士,去传福音)。

经过第一阶段的新人,就请他们参加第一段训练课程,即是较短的训导,将基本教理介绍给他们,即①上主是爱;②罪恶的后果;③耶稣基督死而复活完成救恩;④召人皈依并接受洗礼;⑤接受圣神;⑥进入教会。

第一阶段训练的目的是要在场的人由心中发出信德,同时也培训他们精神成长的基本律例—每日读圣经、祈祷,与其它基督徒合作,恒心参与教会团体的培训课程。也可以邀请团员们参与精神革新运动和探病及济贫等活动。这一训练促使参与者依照各特殊教会的规定要求洗礼及或其它圣事。

第二阶段训练的目的是为不进堂者用不同的福传方式。课程结束后,要求参与者许诺去传福音,并以自身生活为基督作证。

第三阶段训练的目的是让参与者深化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接受了有系统并深入的信仰和信徒生活不同层面的训导。对神召派的教会,可能增加一些神恩运用的实习教材。

第四阶段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参与者发现自己的神恩,个人的兴趣和奉献的能力,希望日后在教友团体内负责工作,训练结束,即请参与者负责为期一年的教会的一项活动。

第五阶段训练期间较为实际,不尚理论,因为参与者是参加教会的工作,以行动做受训的课程。它的目的是以行动体验上主的临在,结出果实,利用教会的工作去传福音。

第六阶段课程,专为训练较有资格的领导人才,它的内容兼有理论和行动,考试及格者可任教会活动的领导人,任期一年。

所列的教会活动并不完整,不过较重要的要顾及到四大方面:

㈠ 文化方面;

敬礼和祈祷活动,相当于福音中基督司祭的形象和职位。

㈡ 先知(上主代言人)方面;

传福音和训诲的工作。相当于基督先知(上主代言人)的形象和职务。

㈢ 群体方面;

教友间的互助和群体的领导工作,相当于基督君王的形象和职责。

㈣ 社团方面;

对济贫探望病苦者及其它对社团的工作,相当于基督救主的形象和职责。

依照这四个大方向,将教会的活动平均分配开来,整体的使命才

不致受到偏离或残缺。

所有教友团体的活动都应向着为传福音并因了不同的工作而使教会拓展。譬如,有人负责音乐或在歌咏团唱歌。敬拜上主,就应设法感动人的心灵,使听众因而走向得救。同样,对负责接待济贫或其它事项的人都应为了福传并使人得救而工作。

开始训练课程的人,本来就能负责所有的课程,不过要等待一个时期,待发现并陶成正式接班的领导人时,委任他去工作才好。

我们要时时记在心头的是教会内一切的工作,尤其是领导者应以服务的心态去工作,就像耶稣一样为服侍而非受人服侍(玛20:28)。

11.可能发生的过激和偏差

为了福传的目的,我们在组织和牧灵方面要追求实效,但也要留心可能发生的偏差。有时教会领导人为达成目标不惜借用一些违犯人性道德的手段,妨碍组员完成任务,给人一种邪恶的印象。故此,要特别警觉,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

今试作几项偏差的举例:

1)尖子主义的狂妄自大

⊙自认直接或间接地使教友相信自己的牧灵福传或组织的方法或策略是最好的;

⊙对于其它的教会组织等表示轻视,不值一提;

⊙对团体内外人的意见或行动的批评,常以自卫的心态去回应;先入为主,不接受外人的观点;

2)控制和监督

⊙控制教友和外人的交往;

⊙涉足团员私人的事务;

⊙要求教友彼此互作小报告;

⊙监视自己的团员;

⊙对于有意走开的教友妄施威胁,预告上主的惩罚和其它的不

幸;

3)审查和孤立

⊙检查团员得到的消息(所读的书报、电影、电视、广播等);

⊙阻止或使人放弃向堂区之外请教的机会;

⊙封锁,排除或消灭一切不同或反对的意见;

⊙阻止或劝人放弃接触一切自动或被劝退的旧教友;

⊙鼓励人隔离一切批评这一运动或教会的人士,连自己的家人也不例外;

⊙为维护团员的效忠,不惜散布、攻击其它的组织或运动的谣言、谎话或一切错误的理论;

4)独裁主义

⊙要求团员完成服从教会领导人的权威;

⊙一切与牧师或几位堂区领导人意见不合的人都被视为叛徒;

⊙准许或鼓励人们对领导人过度阿谀或崇拜;

⊙领导人以启发的方式(爱心、劝服、邀请,自身的善表),而不可以权术的方式(压力、威胁、责任感、罪恶感、敲诈、愤怒、不义的私利,或空头支票等)去待人;

⊙不理会议会或局外人的意见,实际自作主张;

5)宗派主义思想

⊙为协助教会活动而忽略家庭责任,日常的工作或自己的学业等;

⊙轻视或直接否定俗世间的价值或善行;

⊙解释人生太过简单化,不留折中的余地,「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受罚和得救」;

⊙恶意批评人间事物;

⊙散播并生活在偏执狂的困扰中,认为一切都是暗算与渗透;

6)严法主义和基要派

⊙强求死守圣经法规的文字和教会的规定,甚至违犯情理、爱心、慈悲也在所不惜;

⊙专注外表的归化,忽略内心的皈依;

⊙对不同于自己生活行径的人妄加处罚、批评和轻视;

⊙相反理智而强调圣经中的基要派死硬的解释;

⊙为了服从而放弃理智;

7)缺乏审断力,不会辨别

⊙以自身的感性去领导,不究查事实或运用理智;

⊙只以自己的直觉或团体的印象为真理;

⊙依自己的感受作决断;

8)卑鄙的领导

⊙利用教友的信懒而满足自己的私欲或情欲—金钱、肉欲、权利、控制等;

⊙领导拓展教会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人间的光荣(若5:44);

⊙以现世的名利或精神导师等美名诱引教友们;

⊙以教友人数增多而自豪,不把自己视为是基督与教会的工具;

⊙分散或贬低他人,以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加强自身的权威;

9)误解主的恩宠

⊙认为教会的拓展只凭我们人力和所利用的学识及组织;

⊙认为教会的拓展只靠祈祷和圣善的生活;

⊙认为上主自会拓展教会,不需要我们周密的组织;

⊙轻视利用组织的学术,毫不重视各教会拓展教会的经验;

12.其它应避免的错误

信仰是人在教会内的生活经历,应是开放幸福的泉源,而不是受刺激或痛苦;应产生自由与平安,而不是奴役和焦虑。不过事实上,有的教友在教会内受到深度的伤害……以下列出几项应避免的错误,为使教会的拓展保持完整,对团体的教友表示尊重。

1)对金钱的渴求

有的牧者或教会不停地向人要求捐助,为增加收入,并向群众施加压力(重复地劝捐,不捐有罪,以上主的报应谴责等作威胁),不顾教友自身的急需或资源的缺乏等(谷7:10-13)。有的地方直接说明:捐助愈多,受报愈多。为牧师赚来额外的金銭,而致教友遭受贫困,还要散布自私的谣传:捐献教会现世即可致富。

2)牧者的生活水平明显地高出自己的教友

最痛惜的是见牧者使用豪华的轿车,住高楼大厦,穿着入时,而他们的教友用尽自己的薪水,尚难以维持生活(第前6:5-9;10-11;箴22:22)。教会不是剥削教友的企业,更不是专对穷人的挤奶机。

3)孤立教友

有的教会有意无意中孤立自己的教友,劝他们为避免不良影响与家人和近人隔绝。有时是间接地要求教友参加太多会议或教会的活动。最可惜的是有时为要求教友太多参与工作,牧者直接或间接传出谬见:参与为教会的活动比家庭团聚或学业更重要……

4)控制教友

在不同的教会内我们发现有牧者严厉地控制教友,甚至轻蔑人权,而奚落他们。例如,不准看电视,不让女教友化妆,不能带首饰,须留长发,过度严粛的服装。负责人对教友的私人生活发出不得体的查询,并鼓励他们彼此作小报告。以地狱的恐惧、上主的惩罚或教友团体的拒绝作威胁,逼会员遵守当地的规范和习尚。

5)鼓励「崇拜」及狂热酷爱建堂牧师或首牧

如果一位牧者太过于注重会友对自己的情感,就会发生一种危机,甚至令他寻求并加重这一情感。对领袖个人的崇拜可能令他自狂、夸大、妄想狂,令团体沦于失控。

6)使教友感受到自己未被团体所接纳,神修不够,甚或直言他们尚在罪恶中生活

⊙如未捐出相当的金銭;

⊙如不尽量参与教会活动;

⊙如不参与聚会;

⊙如不实行某种神恩(譬如:言语之恩);

⊙如不相信某种次要的道理;

⊙如不穿戴规定的服装;

⊙如有时走入其它的教堂;

在一团体中若有这类作风或实施这种手法去控制团体,即表明这一操控毫无福传的精神。

7)还有其它的滥用

例如:

⊙请会友当众承认自己的罪;

⊙威胁教友并讲明:如果人离开教友团体将下地狱等语言;

⊙为改正教友的行为,使用公开侮辱的言行或暴力;

8)预防牧灵或经济方面的纠察

为避免种种滥用,教会应设立内部的制度,让教友在需要时发表意见,并将越权的事件报告教会上级权威。教友应有保证他们的上诉得到严格审查的权利。如真有滥用的事,必有相称的惩戒处理。

结论

教会拓展是一事实。教友团体如按照书上所写的原则去做,都可以得到实现。任何教会负责人如果想拓展自已的团体,都可采用本书所列各项而完成任务。今将各种原则综合在一起,给大家一个概括的总论。

1)首要对无宗教信仰者宣布福音

拓展的教会都认为,他们的使命是寻觅亡羊,寻找不参与基督宗教的人们。教会拓展运动的创办人麦嘉伦,为堂区教会所订的使命是:传布福音,使人成为耶稣的门徒,作祂教会的忠实信徒。可见,拓展的教会都有它们拓展的哲理。它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的。他们的牧师的传教热火不被日常的杂务所窒息,都用大半的时间去增加教友的数目和他们教友神修的进展。

2)鼓励教友精神革新

拓展的教会都很重视信友的灵修生活,以祈祷准备并陪伴他们的

传教活动。他们诚切求主赏赐教会拓展,并争取更多的男女人士归向基督,使他们的团体不断地精神革新(觉醒)。革新的首要目的是把他们兄弟姐妹的得救作为他们生命的重点任务。他们心中满怀主的渴望,期待见到近人尝到圣经救恩的实效,圣神所赐的能力和热忱,催促他们为基督作证。皈依者增多,教会自然拓展。

3)写明愿景并公布出去

拓展的教会都有一个清晰的愿景,说明他们被召去做的事功。筹划教会拓展的领导人已事前确定了教会在社区内担任的角色,因为他们已探测了社区内的种种可能性,做出愿景,编出简明的通告,且已发动团体去实现愿景。大家心高气昂,好像已得到保证。愿景将这团体带离现状,走入牧灵的革新,因为大家都认为是实际的而且可能的。

4)筹划

只有经过筹划的努力,拓展教会的负责人才找到实现愿景的各层步骤。故此,教友团体不必担心自己在捕风捉影,追求空中楼阁。拓展教会运动的创始人麦嘉伦很重视筹划的过程,他曾说:“没有筹划,教会拓展很难实现。”

5)认清所在地社区的内外情况

只有认清社区,才可以选择教会的活动。适时筹划教会的工作,必须熟悉社区的情况(文化、贫穷、困难等)。教友团体才可准备回应这一外在急需,所应有的服务。同时,对自己内部认识也很重要,了解自己可用的人才有多少,才可决定何种的服务。

6)让平信徒负起责任并掌握实权

拓展的教会领导人并不会单枪匹马一人操控,他们都是让教友负起责任,掌握实权,但并不放弃自身的领导的工作,只是让教友负起真实的责任,大家共同去完成教会的愿景。教友和牧者一同计划堂区的工作,他们好似酵母,在团体的面团内鼓励周围的人完成目标。被选为负责人的条件是:他们确信上主愿意自己的教会拓展,并召叫一切教友共同到那里去发展它。委任教友作领导,首先推广了教会的服务面。

7)培训教友领导

如果诚心让教友实际负起责任,那就必须支持,陪伴并给予适当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要他们关怀他人,心怀热情,注意他人的急需,如此才可引人走近教会。培训历程中如需经费,堂区亦应以经济资助,形成内部的一项机制,发掘招募这类愿意负责的人选。

8)回应社区的需要

在福传的努力中,教友应以自己的言行(即整个生活)表现出爱主的情怀。因此,当地的教会或堂区要适应地区的需要,以合适的服务减少他们的痛苦。

9)确定具体可见的目标

最好的梦想是可见的实物。拓展教会的领导人为一步步走向他们的愿景,常常预定可见的目标。先将不同的项目列成一个表格,然后定出轻重缓急的次序,再分别定出时间,一、五、或十年完成的目标。

10)建立小团体

拓展的教会还设有不同的小团体,他们并不是某组的委员会。他们的主要目的是:①向无宗教人士传福音;②为回应社区的急需;③为满足教友们团结的需求和社交友谊的希望;④协助教友神修的成长。

11)依教友的神恩和才能分别参与不同活动

教友们该依他们的才能、神恩、兴趣、教育、时间的许可等参与堂区的各种工作。在很多时候,负责人并不事前征求教友的同意或依照个人的兴趣和神恩便替他们安排做的事情,这是很不明智的。因为负责人的职分之一便是协助教友辨认神恩,然后才安排他们的工作。

12)鼓励并培育堂区所有教友共同传福音

拓展教会的全体教友都自认对一切非教徒或不进堂者负有责任。每一位教友要用自己的才能向非教徒服务,建树良好的个人友谊,使他来接触教会,听到福音(史渥滋)。负责人员应把拓展教会的渴望通传给全体教友,并指给他们为接触非信徒或不来教堂者的方法,去寻找他们,建立友谊并引导他们。

13)请各教友在近人前为主作证

教友能在自己近人前或已与之建立了友谊的人前作证,那时的福传才更会有效。一切的调查显示,多数回归教会的人是因着他们相识的人接触了他们。

14)朝向容易接受的人士

拓展的教会都是先寻觅主的桥梁,即在他们周围不同环境内寻找比较易于接受福音的人们。譬如,第二次探访教会的人;居丧期间的人;刚搬来此地区的人;追求解脱不良习惯的人(酒徒、吸毒、淫乱、嗜赌等);新皈依者的亲属;新生子女的父母。较易接受福音者多数是生活中遭遇变异的人群。例如,离婚、失业、经济困难、夫妇或家庭困扰、孤独、怨恨和自疚。

拓展的教会,创办活动协助这类人士,也向他们介绍福音。

15)兴办有活力的聚会

在拓展的教会内所举办的聚会都是高水平的聚会,活力动人和富有高深的意义。在内心的虔敬和外表的活跃之间常保持平衡,有平信徒和教会职员组成的小组专门负责,务使每次聚会都能使人得到精神的受益,充满喜乐鼓舞,更深入地了解上主的训言。

16)为寻觅者特设的聚会及接待组

为寻觅者而设的接待组,主办这类聚会,请教友约好他们接触的非教徒友人参加,这是特为新人举办的聚会。负责人应讲明接纳耶稣为救主的重要性,也可带领大家为病愈祈祷。

17)加强教友的接纳态度

拓展的教会训练他们的教友态度要开放,接纳首次或新来的人们,一次温暖的欢迎胜过优良的讲道。在拓展的教会内,教友对一切探访人士都特别热烈欢迎。如有人接纳耶稣为救主,则派人陪伴。牧者为使新人保持信心,可即时邀请新人参与小团体,甚至参与福传,请他们以自身的皈依作证。

18)加强一般教友的兴奋与虔诚

教友表现兴奋,显示自己活跃的信心,可以吸引人进入基督徒团体。他们依信仰而生活,不单出于责任心,或伦理的规定,而是出自认识和爱慕耶稣的心情,他们的教会便会拓展。

19)调整教堂的物质设备

拓展的教会普通都是易见并且容易走入的(例如处于高速公路或公路旁边)。备有停车地方,内部用途可以多元化,可以随时变动。备有先进的音响设备,大银幕等,可以传送讲道,并可同时举行不同的活动。

为实现教会拓展的各项因素都需要一番审慎的筹划,需要领导人的全面关注。使一个教会在数目与神修成长并非易事。 它要求整个教会的每一位教友和所有的活动全都是为了这一目标,基于爱心才可照圣经的话结出果实(若:15)。

此外请记住,每位教友都有被请参与拓展教会的使命,并不是要他们只参与服务活动,而是要他们加入灵修推进的团队。请他们加入传教活动,实际便是协助他们实现自己前进的希望,并因此而感到快慰和喜乐。

为使拓展计划成功,堂区首牧和同工者最好能参覌其它拓展的教会,并与本堂区的平信徒共同工作。因为教友即是教会,拓展的成果就寄于他们的自动参与和兴奋。

首牧任期的长短也是拓展的关键因素。经验告诉我们,有的教会已获得显着地拓展,但没几年之后首牧改变,教会也停滞不前,人数大减。这便是前述引发伯利尼神父的佛罗里达堂区和贾罗维(Dale Galloway)牧师的新希望团体教会的悲痛经验。

最后我们诚望此书能够启发不少教友追求自己堂区的拓展,以博爱的精神与爱主的热情作前导,并陪伴他们的计划和拓展的追求和一切福传的工作,好像梅利斯·伯来(Maurice Bellet)所说的:“一切的组织如果不是为最高的大爱服务,便失去意义和权利,这大爱便是谦逊与服务94。”

———————————————————————————————————————

(94)Bellet 着《死亡与生活的教会》 。Paris, Desclee de brouwer,1991年出版 第22页 。


附录1

作者:皮埃耳·阿蓝·基法。

这一问卷的目的是为了协助一个堂区做一内部反省。依目前的现状,有没有拓展因素的存在。藉此可以看出,如果采取拓展的道路,应该在什么地方改革。

1)动机的标准和条件(领导人是否感到需要?)

⊙堂区领导人是否感受到教会拓展是天主的意愿?

⊙领导人是否相信人数的增多是堂区健康的一种标记?

⊙领导人是否全心全意献身给教会的拓展?

⊙领导人是否为使教会拓展,而愿意奉献多年的时间?

2)组织技能(领导人有没有组织的技能?)

⊙领导人是否了解为使教会拓展,组织方面的各种条件(拓展的因素)?

⊙领导人是否会作出一个拓展的计划(筹划)?

⊙领导人会不会运用不同事功而完成自己的目标?

⊙领导人会否追求事功的成果?

⊙领导人会否重视召收新门徒的活动?

3)导向(整个堂区是否明析自己的去向?

⊙堂区有无一个来日的愿景?

⊙堂区有无一项福传的说明书?

⊙是否全体教友都认识堂区的愿景和要做的事功?

4)接纳改变(堂区是否已准备妥当接受改变?)

⊙堂区教友是否认可为完成教会使命有时必须改变?

⊙堂区有否计划一种策略,协助教友理解并接纳这项改变?

5)信心和精神的热忱(堂区的人是否热诚,被圣神所鼓舞?

⊙堂区有否举办活动加强教友的精神热忱(为圣神再次降临的祈祷、读经、忏悔的时间等)?

⊙堂区是否接受神恩复兴等神恩运动?

⊙堂区是否重视明供圣体?

⊙堂区的集会有无快乐兴奋的情况?

⊙堂区的人是否认为今天可能有奇迹出现?

⊙堂区有无训练教友实行各种神恩活动?

6)同情(堂区有无回应社区或教友的急需?)

⊙堂区有无机制为认识并回应周围的急需(陪伴临终者,或居

丧着,协助复健或其它急需帮助者的团体等)?

⊙堂区有无机制为认识并回应自己教友的急需(探访病者,济贫等)?

7)对非教徒及不进堂者的福传(堂区有否向非教徒传福音?)

⊙堂区教友是否了解非教徒在天主眼中也是很重要并珍贵的?

⊙堂区有无将数目增加列为应做的事功?

⊙是否每位教友都接受培训,好为信仰作证?

⊙堂区有否规定时间为福传祈祷?

⊙堂区有无劝捐活动,为资助向非教徒传福音?

⊙堂区有无为寻觅者特设的集会?

⊙堂区有无贡献机会,让探访者或新教友为信仰作证?

⊙堂区有无特设小团体,专为寻觅亡羊,拓展人数?

⊙堂区如何跟踪并邀请初次探访者?

8)友谊(堂区的人们对人是否友善?)

⊙堂区有无活动鼓励大家建立友谊?

⊙堂区集会时有无接待组的服务?

9)强化(堂区有无召集教友训练他们推展神修?)

⊙堂区有否特设神修成长的课程?

⊙堂区是否认为所有教友都是传教者?

⊙堂区有无对教友设立深化信仰的课程?

⊙堂区有无设立课程使教友分辨自己的神恩?

10)参与福传(堂区有无邀请教友参与?)

⊙堂区有无邀请平信徒依他们的天分参与工作?

⊙是否每位教友都被分配有自己的任务?

⊙堂区有无鼓励教友在回应社区急需工作上保有创新的精神?

11)委以权利(堂区是否委任并训练平信徒去负起责任?)

⊙首牧是否与教友负责人共同工作?

⊙牧者是否给教友实责去负担?

⊙负责的教友有否训练其它的未来负责教友?

⊙负责人是否依照候补原则去行事?

12)进入文化(教堂在传教活动上是否关注该地区人民的语言和文化倾向?)

⊙讲道者是否运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关注一些毫无基督信仰的人们?

⊙堂区集会时采用的音乐,是否适合想接触的人群的口味?

⊙所有讲道是否适合当地人追求和关心的事?

13)组织(堂区的组织是否迎合自己福传的计划?)

⊙堂区的组织和运作有无平信徒的参与?

⊙堂区有无小团体,专为某种活动的小集会,为一特殊的需要,信仰或福传课程等?例如:

▪ 解释基本教理,介绍堂区愿景的小团体;

▪ 加强教理研讨小团体、祈祷小团体、研经小团体;

▪ 医病祈祷小团体;

▪ 针对一项事功的传教小团体;

▪ 为不进堂者福传的小团体,以求人数增多;

▪ 辨别神恩小团体;

⊙堂区有否以教会不同的任务而平均分配自己的人力?譬如:

▪ 精神革新的活动;

▪ 讃美集会的活动;

▪ 友谊的活动;

▪ 为不进堂人士首次福传的活动(寻觅亡羊)推广教会的活

动;

▪ 向外的爱德工作(堂区之外的急需);

▪ 向内的爱德工作(堂区内教友们的急需);

▪ 教理及神学培训课程;

▪ 神恩辨别课程

▪ 圣事的分施(使教友领取圣事);

▪ 为探讨堂区内外的急需和期望的活动;

▪ 评估和持续改善的工作组;

14)优质服务(堂区的服务是否都是优良的?)

⊙堂区为自己的各项活动是否备有各种优良的设备?

⊙为使各领导人都有优良表现,堂区有否提供培训?

⊙经过例行的评估之后,堂区有否持续地改良?

⊙评估的标准—互爱、进步、优质服务、数目增长等是否适应堂区的任务?

⊙堂区是否依照效力、优貭服务等标准,评估一切的活动、组职、策畧和福传工作?

⊙堂区有否一种机制,保证实施一切优良的建议?

⊙堂区是否鼓励革新?

⊙堂区有无查问教友的满意度?

⊙堂区是否可以接受失败,藉以吸收教训,从事改善?

附录2

导向救恩的五项真理

为使人认识得救恩的真理,并请听讲者对耶稣表示信心,教友可解释给他几项真理。由圣经中取出的五项真理95即是:

第一真理:主爱我们也愿我们获得生命和平安

「因为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我来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活得更丰富的生命」(若10:10)。若天主为人类已经有了平安和生命的计划,为何那么多人不去利用呢?

第二真理:人犯罪离开了天主(图9

天主以自己的肖像造了我们,为永远生活并分享祂的生命。天主很爱我们,也信赖我们,让我们享有自由。我们的问题是由原祖父母

clip_image015 图(9)

———————————————————————————————————————

(95)作者注:五项真理并图解是取自一种传单,目前不见了,所以不能写出他的来源。

开始,未服从天主而顺从我们的意愿。这一选择的结果是离开天主。人成了罪人,「因为所有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荣」(罗3:23)。人离开了天主,「因为罪恶的薪俸是死亡」(罗6:23)

第三真理:人类尽其努力,而不能自救(图10

clip_image017

图(10)

人类经过历代的努力,用各种方式走进天主,穿越分离的鸿沟—伦理道德、哲学、善功等。但用尽人性的努力或付出与天主修和的代价也不能销毁我们的过失。人在妄想不必主佑而自救,或是空想不必悔改而获得罪赦。第四项真理供给我们唯一有效的通路

第四真理:藉耶稣的十字架天主赐给我们得救之路,穿越分离我们的鸿沟(图11

耶稣基督是唯一的解救,我们不能自救,祂是惟一的救主。祂死亡在十字架上而又复活,赔补了我们的罪债。祂是导向天主的道路:「我是道路、真理及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耶稣基督为我们舍弃了自己,是为救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洗

clip_image019

图(11)

洗净我们,使我们能成为祂的选民」(铎2:14)。「因为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

天主给我们开了一条路,但我们要自己选择……

第五项真理:天主等待我们每人自己的答复:为得救援,自发信心(图12

clip_image021

图(12)

「看我立在门口敲门,谁若听见我的声音而给我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默 3:20)。「凡呼号上主名号的人必然获救」(宗2:21)。「凡接受祂的……即给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

为接受耶稣为你的救主,应该:

⊙承认你是罪人,你需要天主;

⊙原意放弃罪恶;

⊙信耶稣为救你而死在十字架上;

⊙求复活的耶稣作你的救主,也求圣神领导你的生命;

信赖耶稣,并为救我们而派祂来的那位,这为得救恩是必须的(谷16:16;若3:36;6:40)。圣经上说「没有信德(……)是不能中悦天主的」(希11:6)

为接受救恩的祈祷,解释五项真理之后,便向听者或听众提供接受耶稣为他们的救主的祈祷文:【主耶稣,我需要你。感谢你为使我与天主修和而死亡在十字架上,我向你打开心门,现在就接纳你为我的救主,求赦免我的罪,管制我的生命,我把意志交付给你,放在你的手中,请进入我的内心,治愈我,并领导我,阿门。】

Aucun commentaire:

LA CROISSANCE DE L'ÉGLISE